第169章(1/2)

宋福生這回成人隻帶了高屠戶和牛掌櫃。


高屠戶和牛掌櫃自不必多說,那倆以前一個賣肉、一個賣酒,都是買賣人,算賬也能算仔細明白的。


剩下的,帶出來的全是半大小子。


這回也隻推出來十台車,帶出來的小子們也挺多,是為了回來的時候買的東西太沉擔心推不動,所以才帶這麽多小子們去的。


眼下人多,有一個好處,去時就不用宋福生推車了,人手夠用。


他們這夥人出發的又早,扛袋子過橋,抬手推車,一路有些動靜也沒怎麽遇到村裏人,估摸都沒起來呢。


宋福生還白擔心了一場,就怕大夥耿直,任家村人萬一和他們說話,他們這夥人,再直不愣騰像炮筒子似的戳人肺管子。


沒必要,對不對?笑在臉上恨在心上,別給人留話柄,再反說過來指責他們才來就抱團,犯不上的事兒。


更何況,村裏人麽樣,咱也沒接觸過。


講道理,或許和那位裏正不一樣呢。村民能知道個麽,村裏人也沒難為他們,伸把手幫忙是情誼,不伸手正常,牢騷類的對人說不著。牢騷抱怨除了讓人背地裏笑話,還能起到啥效果?


所以,宋福生是特意囑咐,要是出村的一路上遇到人,人家要是好奇走過來啥的和你說話,該和人打招呼就吱一聲。


但沒遇到。


宋福生是過了橋才想起來囑咐這事兒,自然家裏的那些人他就沒囑咐到。


他哪猜得到,他老娘隻打個水,還隔條河,都差點掐腰和對河的人罵起來,得虧錢佩英也拎著水桶來,給攔住了。


也沒啥大事兒,宋福生他們走後,也就過了半個多時辰,有好些個婦女端盆到河邊洗衣裳。


可這事兒在馬老太等那些歲數大的老太太眼中,對岸的人壓根兒就不是來洗衣服的。


有毛病啊?大清早的,天哇冷、水哇涼,河邊還有冰溜子飄過,這些人就來洗衣裳?你家沒井啊?當誰沒洗過是咋,天冷得等陽光出來晌午來啊。


就是三五一串過來瞧熱鬧的。


你瞅瞅你瞅瞅,有的人連洗衣裳用的棒槌和盆子也沒拿,就站在河邊裝模做樣,實際是在看她們。


心裏帶著偏見:這村裏的人,就沒一個好心眼子。


馬老太太她們剜人家,摔打桶、不是好氣打水之類的。


那麵的婦女老太太們一看,哎呀,把你們牛性的,都造的像要飯花子似的,住我們不稀罕住的河對麵了,一個個新來的還敢剜我們,想造飯啊。


隔條河,那夥人也用眼神當武器,一個個都不是善茬,用眼神也剜來剜去。


兩麵的人,眼神裏的意思也很明顯:


你瞅啥?


瞅你咋。


你瞅個屁。


就瞅屁呢。


你?你們!


馬老太她們氣壞了。


王婆子說:“你看看,那裏有個胖娘們衝咱們在嘖嘖嘖呢。”


錢佩英趕緊放下水桶,上前攔道:“王嬸子,你這不是瞎掰嘛,隔這麽寬河,上哪能看清人家在嘖嘖嘖。”


“是嘖嘖嘖呢,我就那麽嘖嘖。”


“不是,我的意思是咱趕緊回去吧,胖丫她爹沒在,咱也吵不過幹不過,頭天來,都消停的好不好?走走走。”


錢佩英帶頭拎著水桶先走,走時喊孩子們:“米壽啊,叫上哥哥妹妹,咱家去了,不撈沙子了。來,姑母背你,咱省些力氣。”


唉,她就忘了,她從空間拿不出東西,米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