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茯苓糕(1/3)

陸畔的娘,過了最初的驚喜和驚訝勁兒,也止了咳,心算了一下陸畔十八歲的年紀。


又笑自己,剛剛怎麽會有那樣的想法,實屬不該,還給自個的心口弄得怦怦跳。


不過,對於她兒子能抱著的孩子,她仍舊很感興趣。


要知道幾個外孫見到瑉瑞,那都是跟老鼠見了貓似的,直往後躲。


於是,陸畔的娘、國公府夫人,對身邊的大丫鬟囑咐,再去仔細打聽打聽那孩子的來曆,離府前,喚到咱們院兒來,我要瞧瞧。


卻沒想到,大丫鬟沒一會兒就轉回身笑著告訴說,聽說老夫人已經去鬆濤閣了,還不準人通報少爺。


“噢?”陸畔的娘想了想,笑著搖了搖頭,“那咱們也去瞧瞧?”


“公主,您慢著些,慢著些。”隻有秦嬤嬤時而還叫老夫人公主,她伺候了公主一輩子。


老夫人下了步攆,過了假山,指向小亭子,“別再往前了,不要擾了他們,就坐在這裏瞧瞧吧。”


她眯眼先望了望對麵一身藍的孩子,之後,她就將目光放在了孫兒身上,眼裏是慈愛無比,像怎麽瞅也瞅不夠似的,仔細觀察孫兒的表情。


此時,小亭子對麵的鬆濤閣裏。


錢米壽正站在陸畔麵前,一一展示這段日子學的。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教的。”


錢米壽笑得眯起眼:“是姐姐呀。”


因為從小將軍哥哥的臉上,發現了哥哥滿意的表情,所以小人就更來勁兒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忙趁東風放紙鳶,紙鳶,嗬,這是誰做的詩。”陸畔放下茶杯,認真地和孩子對視。


誰做的?不道啊:“反正是姐姐教的。”


如果宋茯苓此時在,會在聽到陸畔問這話時,心裏猛的一跳,沒人提醒不注意,我天,怎麽嘴一禿嚕就給後朝的詩教了,光記著是小學課本上學來著。


不,清朝並不算是太往後,宋茯苓你還順嘴禿嚕出: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陸畔等啊等,想等下句,卻沒了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