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1/3)

宋茯苓的話本子,為了故事的連貫性和延展性,講的時候是穿插的。


前頭她爹,以及現在的說書先生,有時候隻講解一個武器就能分解一中午,合理注水。


但是她在寫的時候,為了不打擾自個的思緒,是一氣嗬成往下寫。


關於章節中提到的“神叨叨”武器或是像工廠生產的東西,是單獨弄出一本子,上麵標明哪個章節裏提到的,這個東西是什麽樣。


所以,陸畔是一手,一手注釋本。


看到唱片機,他就先去注釋本裏翻找。


看到自行車,也先去翻那本紮幾個眼用麻繩串起的本子。


讓腦中先有一番輪廓,先想象一番,然後再代入往下看。


陸畔是越看越精神。


小到對唱片機感興趣,對人家那西餐廳裏的啤酒感興趣,對人們的穿著,尤其是女的穿高跟鞋,你看看那圖,踩這麽個東西能走得了路嗎?


大到對高速公路,對他眼中像風火輪一般的自行車、對工廠流水線作業、工廠的管理模式,對人家高速公路建設、對有軌電車,竟有電,電燈?


注釋本上寫,因為有那種電,人家帽子上都能安個燈。從此以後走夜路,離很遠都能看到,而不是火把照耀的那麽一小塊。


再也不怕別人搞偷襲了,因為放哨站崗的能看見。


且城裏的路上,有一排排燈。


為那些趕夜路歸家的人照亮。


他就瞅自個床邊的蠟燭燈台愣神。


愣一會兒接著看。


當陸畔看到鷹國首領在開戰前,帶著手下們去查驗新式“鐵皮子車”時,它叫坦克,看完了所有關於坦克車的注解後,已經躺不住了。


陸畔盤腿坐起身,雙手捧著簡樸到不像話的破本子,一臉愛不釋手的模樣。


她到底是怎麽想的,才能想到這種東西。


她的腦子裏,到底都裝了些什麽。


鐵皮車,他要是有這樣的武器,再也不怕炮兵未放炮就被箭射死,以至於燕王和他父親,並不是很重視火硝的重要性。


他一萬次強調殺傷力,他們都不重視。


那麽,人要是在鐵皮子裏頭,不會被箭射到呢,一路向前開,大炮先轟,甚至都能為後麵的步兵和騎兵擋箭。


可這裏寫的是油,在裏麵加油才能讓坦克向前向前向前,轉動起來,寬寬的鐵軌轉胎,壓冰雪不滑,壓難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