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小豆包(1/2)

宋茯苓上身穿白色帶藍花的小襖,下麵深藍色的粗布褲子。


褲腿邊,讓錢佩英給縫了一圈上衣的白色帶藍花邊,這樣一看就知道穿的是一套。


小姑娘又被老娘給編了兩個辮子,怕頭發髒,頭上紮塊花布。


花布還是白色帶藍花的,在頭頂係成三角形。


宋茯苓扛塊黑板,二蔫吧和宋金寶等幾個小小少年正在拉著爬犁。


爬犁早就改裝了,冬天爬犁下麵放兩條鐵絲能在冰麵上滑。現在是安裝倆木軲轆,用繩捆在身體上,往前拉。老牛拉車什麽樣,這些小小少年就是什麽樣。


車上摞著一堆東西。


比如,黑板架子。


比如,宋福喜叔叔給小朋友們做的小板凳、矮長凳。


幾位小小少年的身後,此時跟著一幫“一年級”的小豆包。


小豆包們一個跟著一個背著滿是補丁的書包。


其實也不是故意給打補丁,隻不過是用碎步拚湊做出來的,碎布,太碎了。


一個個累的吭哧吭哧的,雙手還抱著小書桌。


事實上,他們懷裏抱的都不能稱作是書桌,也就是大人平日裏坐的凳子。


這些娃子們要幹嘛去啊?


沒辦法,沒地方念書了。


公共大食堂在宋福財伯伯的帶領下,天天煙熏火燎。


咳咳咳,他們天天用童聲咳嗽,咳得彎了腰,咳成了小老頭小老太太。


這不嘛,胖丫姐姐忙完黑列巴那一攤,將那些大姐姐教會,讓二丫姐姐當生產組組長,抓好生產量,讓寶珠姐姐當會計,記好每人每天做了多少塊,就立馬甩手不幹,來拯救他們了。


說再不能這樣下去,領他們尋找新課堂。


“小麽小二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預備唱。”


“小麽小二郎……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刮,隻怕先生罵我懶,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


小麽小二郎……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麵子廣,隻為窮人要翻身啊……”


大地上,漢子們聽到離老遠傳來的歌聲,用袖子蹭了把頭上的汗,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


這幾天一直都是。


孩子們一來,他們心裏就清楚,再過一個時辰就能吃上飯。


整的他們隻要累的直不起腰,就開始盼孩子們來。


沒錯,宋茯苓新尋找的學堂就是田間地頭。


她考慮,領著孩子們來這裏念書,一是能鍛煉他們的力氣,去荒地得走挺遠。


而且在第一天時,她就對小豆包們說:“我們每日都比前一日多走一百步,這樣我們就有希望在伯伯叔叔們秋收時,能走完咱們家這些地了,你們說好不好?”


好吧,她其實是在給自個鼓勁。


將學堂設在外麵,第二麵的考慮就是,讓孩子們在背書的同時能親眼看看,這一大片荒地到秋收變成碗裏的糧食,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割草、放荒、種地、鏟地、鬆土、除草、趟地,用木梨子趟成一攏一攏的地。


拔草,每天草長起來每天都需要拔這一大片地的草。


然後才能收獲。


收上來也不閑,還得晾曬,像黃豆需要用滾子壓,揚長,把黃豆皮子和髒東西揚沒了,這才能裝進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