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有了新任務(1/4)

宋福生進村就看見了米壽和一大幫孩子,正從任三叔家跑出來。


手裏攥著那半截是甜杆?能啃了嗎就掰?這些孩子,多能禍害人。


宋福生牽著馬,站在村口望著歡呼的孩子們笑。


他很奇怪,米壽怎麽又和村裏孩子玩到一起去了?看樣子人緣還不錯,離這麽遠都能聽到他呼朋喚伴,前兩天不是鬧掰了嘛?


咋回事呢。


前兩日,不,是這一段日子,米壽就不是好嘚瑟。


與村裏孩子一頓臭顯擺都吃啥了,撩閑,讓村裏孩子就給揍了。


在米壽挨揍的這事上,宋福生有檢討過自己,認為米壽現在越來越淘氣,有時討狗嫌的樣子,其實是有他和佩英故意慣著的因素。


因為他和媳婦的教育理念,一直是不希望孩子是懂事的。


包括對茯苓的教育也是。


在他們夫妻二人看來,人嘛,經過事,才會懂事。


每一個被貼上懂事標簽的孩子,隻能說明比同齡人活的辛苦。


或父母指望不上,或家裏條件不行,總之一定是有什麽難言之隱,才會讓孩子不得不盡快成熟起來,提早接過父母身上的重擔,早早要為自己打算。


學著像個已經經曆過滄海桑田的大人一樣,為人處世要麵麵俱到,然後別人見到誇一句:“哎呦,這孩子真懂事。”


懂事二字,宋福生認為,背後永遠是跟著心酸二字。


如果他的孩子懂事,說明他和佩英當父母做的不到位,沒有讓孩子快樂。


所以,對米壽就很放鬆要求。


才五歲多,可不要懂事。


他們作為養育米壽,猶如親父母般對待親子一樣,之前每每看到米壽像個小大人一樣,並沒有感到欣慰,這隻能說明孩子還在小心翼翼,還在看人臉色過活。


很多時候看到那樣的米壽,是心酸。


五歲多,就該有五歲的樣子。


要與大多數的孩子一樣,不愛念書,屁股坐不住。可以撒嬌,可以耍驢,可以莫名其妙瘋起來像個小傻子。


其他孩子在親生父母前能做的,咱米壽也可以毫無心理負擔的去做,那才說明他和佩英對孩子照顧的足夠好了,也確實做到位了。徹底摘掉了米壽身上本不該有的束縛。


童年,它很短暫,本就該是快樂的。


倒是“懂事,”從長大成人一直到死,要伴著好幾十年,想讓孩子懂事著啥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