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陸家兵(1/3)

夏日的東方,早早現出了魚肚白,天高雲淡,晴空萬裏。


海風小了許多,浪也平靜了。


海燕和海鷗們影影綽綽低飛盤旋著,叫聲淩亂,或許也是陸畔的心亂。


在遼東半島的最南端,在這座名為鐵山島的小島岸邊,已經集合了整個帝國北端沿海所有的戰船、漁船、帆板,快艇,甚至小舟。


借著黎明的晨曦一眼望去,黑壓壓鋪滿了整片海灘海岸。


而身後,則是萬餘名整裝待發的士兵。


這一萬多人,正是陸畔這大半年來以神機營為主要班底,精心特訓的兩棲登陸部隊。


五艘裝備精良武裝到牙齒的戰船,已經提前起航。


上麵配有陸畔傾注全部心血,朝廷傾注不少財力的銅製大炮,同時還載有經驗豐富的弓弩手。


這些人的任務是負責巡航護航,掃平海峽上一切可能存在的魯王水軍力量。


如果遇到出海打漁的漁船,為了不走漏風聲,也一律扣押,待到渡海成功之後再放掉。


隨後出發的第一批船隻,他們的目標是,魯地半島長山島鏈最北端的島嶼——北隍城島。


第一船將士登島以後,迅速安營紮寨,既作為橋頭堡,又作為中轉站。


後續船隻繼續向南航行,依次占領群島的其它島嶼:


南隍城島——小欽島——大欽島——砣磯島——大竹島。


而陸畔的旗艦,則直接進抵到整個島鏈的主島,長山島。


長山島的對麵,就是此次登陸作戰的最終目的地:登州府衙所在地。


從鐵山島到北隍城島,這22裏水路最為關鍵。


所以陸畔派出最精銳的戰船打頭陣,全力搶灘。


一旦得手,後麵的攻勢就可以順利展開。


陸畔沉吟一聲,最後看了一眼近幾日觀測到的漲潮時間表,將手中的海圖收好,必須抓緊時間了。


喊來傳令兵,立即用小旗向海灘上的各營將士打旗語傳令:


登船!


無數的士兵登上駁船,運到深水處,順著網繩爬上高聳的戰船。


無數士兵推著竹筏小艇,大家一齊衝向波濤洶湧的渤海。


一時間,海麵上千舟競進,百舸爭流。


因為逆著海風,所以見不到一片帆。


所有的船隻都需要靠人力劃行向前。


仿佛是端午節的超巨型龍舟大賽,大小各異的數百艘艦船爭前恐後向南駛去。


船頭的舵手敲著鼓點:


“咚——咚——咚——劃!”


“咚——咚——咚——劃!”


口號響亮,動作整齊劃一。


大海的上空回蕩著各種呐喊聲,號子聲。


兩側,無數的給養船也紛紛出動。


有裝滿大列巴的運糧船;有罩著油布的火器船;有運送騎兵的馬匹船;有堆滿盔甲刀劍的軍械;,還有負責收容落水士兵的救援船。


當然,更多的是裝滿年輕士兵的運兵船。


任公信的三子任子浩端坐在某隻船的一角,任風浪撲進船艙,濺落到自己的頭上,身上,臉上,嘴裏,鹹鹹的,澀澀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