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空手來的(1/2)

宋茯苓以己度人。


認為陸畔應該是和她一樣,並沒有和家人講過要和她搞對象的事。


像她,就是這種性格。


小事可以隨便和爸媽胡說,凡涉及到大事,她就會牙口風不漏了。


像處對象這種,就屬於大事。


會自己先考量、觀察對方,倆人之間合不合適。


通過接觸慢慢了解你這人性情、家庭、為人處世、你會不會做飯啊?喝多後表現,包括吃幾頓飯,先看看能不能吃到一起去。


口味不同,那沒法共同生活,她看好些書上都明示暗示的寫過,婚姻,不是風花雪月,是油鹽醬醋茶。


然後甚至到了,已經和對方偷偷摸摸處上一段日子了,真覺得那人還行,才會和家裏人通氣。


因為不能隨便給男孩子就往家領。


更不能沒個一定,自己心裏還沒數,就急著見家長和家裏人講。


如若到了能和家裏人通氣的程度,那基本上就是定下。


父母鄭重問她,她也能說出為啥選他的一二三點。


用態度來告訴父母:領家來不是開玩笑,這人,女兒真相中了。


這是現代。


在宋茯苓看來,古代也一樣啊,你甭管在哪,這都是“人之常情”。


可能封建保守,會少了偷偷摸摸先相處的過程,但最起碼你要兩方都含蓄的流露出有那個意思,得到雙方認可,日子畢竟是倆人過,又不是和父母過,然後再去找家裏人說。


更何況,陸畔那人給她的印象很穩當,和她差不離,她就是很穩重。


所以,宋茯苓很放心的幫奶奶挑選衣裳。


不就是見個三小姐、聊那個點心店嗎?全是業務接觸,沒事。


“奶,您真應該聽我的,那時候買個金簪子。”


奶奶一件首飾也沒有。


這事在現代不算啥,老媽就不是很喜歡,無所謂,現代的思維習慣。


但是在古代,家境好一些的老太太都是有首飾的。


“你可快拉倒,前段日子金子漲不少,我要是真買金簪子,那不是頭上戴棟房子嗎?也不怕壓脖子。啥家境呀,整那不當吃喝的。”


“哪有那麽誇張,咱家現在也不差啥了,你別總尋思逃荒起來的。別人家沒匾,咱家還有匾呢。”


匾也沒啥大用。


馬老太翻了翻眼皮,含糊了句:“就那麽邪乎,村裏房也是房不是?”


當天晚上,宋福生也聽說老太太第二天要去見三小姐。


媳婦要將鐵頭他們給湊錢買的銀簪子,借老太太戴。


老太太邊幫忙抱柴火,邊嚷嚷:你快拉倒,我戴完你還戴不戴啦?等趕明我自個買實心的。


宋福生就小聲問了閨女句:“你奶那點心店還合夥不?”


宋茯苓正在抄陸畔的書:“那誰知道啦,看我奶的意思吧。看看她們明天怎麽談。”


說起這事,馬老太第二天都坐上了陸三派來的馬車,還在心裏琢磨這事。


她動過想法,不想合夥了。


有點忘不了,人家說關門,咱們就得關,總感覺那不是自己的。


她想在三兒千裏馬那個鋪子開個小窗,拉貨用不了那麽大的門麵,單獨給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