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知識學雜了(1/5)

這種情況下,必須要走一步想三步。


牲口的水,不能停。


它們和人一樣,不是今兒喝飽了,明兒就不用喝的。


眼下這是下雨呢,也多虧這裏是古代,沒什麽汙染,能接了水直接喂給它們喝。


可是,雨要是停了呢。


猛下雨,犯愁,到時停了雨,還是愁。


因為到那時,人的吃水問題都需要等到雨停後、水退一退的,才能下得去人淘井,將汙水往上舀一舀,然後才能喝。


在這個空檔,人喝啥都得掂掇,就不用說在淘井之前那段時間牲口喝什麽了。


從現在開始存雨水?留給雨停後,人和牲口喝?那東西還存不了。


現接雨水喝也就那麽地兒了,但是它畢竟和地下水是兩碼事。


一旦要是存雨水,存個一天一宿就會發現,那水隻能澆花,人和牲口都不能喝了,隨著存儲時間越長,越會看到那水渾濁,它長小蟲子。


所以宋福生眼下省水的辦法就是,將全村存儲的井水盡量能不用就不用。井水能存住,不怕放,家家大缸裏都讓它滿著,在雨停後、沒淘井前,沒有幹淨水源前,以備不時之需。


這就是宋福生的走一步想三步。


總是不能等到那個節骨眼再琢磨這種事,萬一沒有提前做好存水準備,到時候能喝的水全沒了,人和動物的本性可是一樣的,渴起來該瘋了。


該想著活一天算一天,總比渴死好。


到那時候,有人發瘋起來,河水也喝,汙水也喝,生病了,再傳染家人,他家人再向外傳染,完啦,一個村住著,誰也別想好。


正好奶牛不是需要天天吃料喝水嗎?而且做不做奶磚它們也要正常產奶,它憋不回去啊,那咱們就來個良性循環,我們人類給你省水,你們給我們產奶喝。


任族長皺著臉對宋福生說,“又讓你吃虧了。”


村裏有名望的老爺子們,聽到這聲號令也在七嘴八舌議論:


這都是錢啊,人家那牛奶是能掙銀錢的。


啥條件啊?全村喝老宋家的奶。


“可不唄?還帶著任務的,一個月頭要給倉場衙送多少塊奶磚,那是要按手印的。這都讓咱們喝了,拿啥熬奶磚?到了月頭,交不上去可咋整。”


宋福生卻安撫大家說:


“這種時候就不要講那些了,互相幫忙。


各戶能將我家的奶牛伺候好了,別隻顧著忙乎人,想想辦法,喂養照料的時候再比平日裏精心些。


一個是它們不病死能給咱們產奶喝,咱們村裏人就不會斷水。


二一個也叫給我省錢,好不好?”


這是宋福生的心裏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