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我們要送禮(1/3)

宋福生顯擺一樣,將葫蘆手串放在手心,示意楊明遠看。


“明遠,給掌掌眼,看看咋樣。”


楊明遠搖搖頭,一臉不太懂的模樣。


但心裏依舊是那個觀點。


假如這東西是金銀,哪怕工匠將手藝銀錢加出很高,其間含金含銀量少一些,那它也是金銀物什。


是將來著急有需要,能換錢的東西。


凡是硬通貨,別說三十六兩,就是三百六十兩,在楊明遠看來,買回家或戴在身上,感覺心理上也能接受。


可這就是個葫蘆。


還三十六兩。


三兩六,楊明遠都覺得不值。


家園子裏種葫蘆啊,那又不是什麽稀奇的。


要是趕上家裏有急事,就問一句話:


能將這手串賣出去嗎?你不敢回答,就說明它不值。


到時,別說賣三十六啦,六兩,搞不好六錢銀都沒有人買。


人啊,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三窮三富才能過到老。


人生經曆告訴楊明遠,像他這種沒背景,沒人幫扶,要靠自己單打獨鬥的,更容易說出變故就出了變故。


誰知曉往後有沒有又落魄的年月。


點背的時候,那真是一文錢都能憋倒英雄漢。向人借銀錢,人家看咱那麽窮,都不敢借。


所以,要是讓他說實話,楊明遠認為,絕對會敗了宋叔的興致,還是不說了吧,就假裝不太懂行也比潑涼水強,畢竟已經買了回來。


更何況,宋叔的境遇和經曆確實和他不同。


遇到難處,宋叔的背後,即使沒有做官的親屬幫扶,但卻有一群敢並肩向前的家人。


大起大落時,那些家人,不會嫌棄宋叔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宋叔更比他有能力。


甭管做什麽都不會太差,也就不怕又落魄時被打回原形。


甚至,無論幹什麽都不會遭到落魄。


不怕,那是一種底氣。


有了這種底氣,也是,宋姑娘是宋叔的親女兒,人家想買點兒沒用的又怎麽了。


宋叔壓根就不會讓女兒手緊。


更不會讓宋姑娘擔驚受怕以後萬一過窮日子該怎麽辦。


女兒家有宋叔這樣的父親,真好。


就連他,一個大男人也很羨慕。


宋福生發現楊明遠一直笑著搖頭不吱聲。


雖然猜不到楊小子那一大串所思所想,但也看出來了,不太讚同。


宋福生又瞅一眼錢佩英:看媳婦那臉色就知道,是不是在外麵又埋怨他閨女亂花錢啦?


“你們倆,不識貨。


我閨女能花冤枉錢?茯苓那一向,啥好叨啥。


來,給你們看看,開開眼。


不給你們細掰扯掰扯,你們都看不到這妙處。


瞧見沒?


葫蘆皮多光滑,你摸摸,這滑溜,不值三十六兩銀錢?”


錢佩英低頭喝茶,沒稀得瞅,咱是不懂。


心想:就慣著吧,你都說,茯苓在外麵不怕她。


有老宋給撐著呀。


她剛才就對女兒說,我去找你爹,告訴告訴他,你買的這些破爛。她閨女滿不在乎,轉身就去打秋千,一點兒也不怕她告狀。


人家能怕嗎?


換她有那麽個爹,也不怕呀,老宋那都習慣性給閨女找理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