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1/4)

百姓們道理都懂。


聽說,會寧知縣的位置空著,空一日,就代表宋大人會多做一日他們的青天大老爺。


即使會寧知縣被派來新人做,宋大人高升府尹,知縣又越不過府尹去,宋大人依舊會管他們。


聽說,宋大人雖然要搬去府城住,但是這麵的山貨站、花崗岩站、滑石站等等,包括縣太爺娘親的點心店,都有留下不少管事的親人,還照以前那樣該怎樣就怎樣。


想必,有宋家的親屬們在,就不會和宋大人斷了聯係。


宋大人會時常知曉他們會寧的消息。


可道理懂是懂,還是敵不過不想讓宋福生走。


百姓們看到錢佩英和宋茯苓他們的車從後街出來了。


知曉親眷一出來,大人也會坐進車裏跟著離開,紛紛穿著大棉襖二棉褲,頭上扣著打補丁的棉帽子,情不自禁地向前。


他們就是個老百姓,他們哪有資格和大人說出什麽挽留的話。


更何況,高升不該是天大的喜事嗎?是會寧從上至下同喜同賀的事。


可到了送別這一刻,他們還是敵不過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您是我們盼了太多年的父母官,您能別走嗎?


從您來以後,家家都不用費腦子就能掙到點兒錢。


家家都會有盼頭邊吃飯邊笑著討論:


哎呀,明年咱家日子應是能更好過。


大人說了,明年能讓咱們從春天一直忙乎到冬天,閑不下來,不像今年就幹這麽倆月。


從您來以後,關乎生計的糧、鹽、布匹、棉花價錢慢慢下降,您知道有多少百姓在買這些時,當場露出過驚喜的表情?


一人回村喊,便宜啦,便宜啦,全村跑出來詢問。


詢問完,還會關上家門私底下品評:


你看看,你看看,還是這位縣太爺他辦人事。


那對,咱們縣太爺長的就像那辦實事的樣,兩袖清風的。


您成了家家戶戶都能說上一二句的美談。


從您來以後,縣衙門口再不是龍潭虎穴要繞著走,而是百姓時常要來看看哪裏有招工的吉利地方。


您更是第一個會回應我們百姓請求的縣太爺:


“縣太爺,要冬捕了,您能露麵幫著一起祈求嗎?”


您一身官服,賣進官衙的腳步頓住,回頭看我們笑:“可以啊。”


冬捕頭魚打出來了,那魚還沒有化透呢,您就要走了。


會寧下麵好些村的裏正來了,還沒有挖出土特產呢大人。


會寧縣當地好些百姓來了,還沒有製出萬民傘呢大人。


越來越多的人,他們慢慢挪著,向縣衙門口湧動。


宋福生解釋完那句話,特意沒有再看百姓,有點心理負擔的上了車。


接著,一直伺候阿爺的巡檢隊支隊長掀開車簾,他都伺候慣這位老爺子了,給掛香囊給搖扇子給送回家,宋阿爺也上了車。


錢米壽在對老師鄭重鞠躬,教他一日就是恩師。


在對同窗們抱拳示意,後會有期,望同窗們繼續積極向學。


閻同窗握著兩個小銀葫蘆,這是錢同窗在秋收休沐假後,到家玩,送他家裏倆小兒的禮物。


杜同窗更是鄭重的向錢米壽回敬。


錢同窗曾在得知他有難處時,出手相幫,幫他尋到了活計。


米壽一掀長袍,上車。


金寶、蒜苗子,二蔫吧,二郎他們,以及有幾位跟隨離開,丫鬟們的弟弟背著書包,陸續上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