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尋找另一片天地(1/5)

郭老太太坐在炕頭,腳邊放著小秤砣,正在算自己攢下的勞保錢。


東一堆,西一堆,一兩一兩的小碎銀,共九堆。


隻聽這位一笑少半口牙的老太太,在念念叨叨嘀咕著:


“九九八十一,是八十一兩銀錢沒錯。


艾瑪,攢這麽多啦?我算是行了,這錢,兒女都不道。


嘿嘿,拿出一兩銀,明日給家裏娃買糖葫蘆吃,我也得高低吃兩根。”


一聽一兩挺嚇人,不嚇人,是真實情況擺在那裏。


宋家人就是這樣,人多,買啥都得一筐筐買,買一斤果子給不了幾個人。


郭婆子將這些銀錢劃拉劃拉裝進包袱裏,給包袱塞進炕櫃最裏麵,別讓兒媳婦收拾屋看見,這不是明麵的錢。


收拾完,一邊拎著秤向外走,一邊嘴裏哼哼著:“糖葫蘆,酸甜,咬一口,老奶奶小孫子都喜歡麽依兒呀呦。”


隔不遠,旁邊屋。


宋福生正勸解女兒:


“已經說不清是誰編的,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代又一代人去完善。


顏夫子是看重你教米壽的方法簡單。


他覺得如果能編著成書,對算學普及,將會起到很大的推進意義。


他說了,這事非常好,能看出來激動了,想見你。


閨女,你是不知道,本朝規定,文武官員都必須備有算袋,以提高決策的準確性。


我當然是用不著的。”


他有手機,有計算器。


“但是別人,對啦,就陸畔用做算學像木棍似的那個東西,你不是看見過嗎?


算的數字越多,擺的麵積越大。


我辦公室也有這個,是備給別人看的。


如果你要是教會他們一些算學口訣,一些簡便的方法,文武官員真會感謝你。


你想啊,算袋裏能少裝一些算棍,有些人是用玉石做的,可沉啦,他們能記不住你嗎?


你爹我,也有麵子不是?


一提,那書是誰寫的?我閨女,別人指定翹大拇指。


果然,虎父無犬女。”


宋茯苓瞟眼她爹,瞧您笑的,好像已經被人問了似的。


她還是有點不太樂意。


米壽他們是一張白紙,想怎麽畫就怎麽畫,教他們並不麻煩。


畢竟他們很小,那時候還沒有接觸過別的。


甚至,教奶奶她們都不費事。


也是同理,不需要去廢話解釋“為什麽”,為什麽和古代籌算方式不同。


而教顏夫子那種文學大家,教曾給那麽多王爺皇子講過課的老師,這不是沒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