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1/6)

錢佩英給三位夫人大方介紹。


人家沒走呢,得說兩句啊:


“這是明遠,姓楊,你們應該耳聞過,昨日京城來的欽差就是他。”


楊明遠一身墨色常服,沒穿官衣。


既然沒穿官衣,又是由錢佩英給介紹,對幾位夫人執晚輩君子禮。


在楊明遠行禮時,錢佩英在繼續說道:


“我們都是奉天的,同鄉。明遠又和咱們知府是同年,嗬嗬。我和夫君的年紀擺在這裏,就叫我們一聲叔和嬸兒。這是看望我來了。”


幾位夫人隻覺得這位年輕人,往那一站,文質彬彬。


要不是知曉鯉魚跳龍門靠科舉上來的狀元郎,都覺得不像是普通出身,真是儀表堂堂。


在這幾位夫人心裏,這小夥子已然很優秀了。


要知道宋知府比起他的官階,就已經有些過於年輕,一般都是四十多歲五十出頭,才能熬到這一步邁進四品行列。


沒想到這位欽差大人,起步更是高。


不是說官階,是因為他更年輕啊,起步就是翰林。即便在京城也沒有幾個這麽年輕的京官了,翰林院都沒有,眼下又很受重用。


別看沒背景,就憑這小夥子自身條件,未來可期。


噯?


她們就開始琢磨,這位不會就是知府家的乘龍快婿吧?


昨兒可聽夫君說了,這位京城來的楊欽差,見到宋知府很激動,很。


今兒,你瞧瞧,又來溜須宋夫人了。


更何況,這裏有個細節注意到沒?同年,為什麽要叫叔和嬸兒。


劉夫人說:“沒聽宋夫人講嘛,還是同鄉關係呢,有可能是先認識的,叫叔和嬸兒有問題嗎?後成為的同年。那你看從哪處論。”


周同知的夫人坐在馬車裏搖頭,即使那般,她也覺得就是知府家的女婿,敢不敢打賭?都過不了這個年,喜信兒就能傳出來。


劉夫人雖然覺得宋夫人錢佩英眼中,沒有看到女婿的光彩,但是也不敢打賭。


一是,錢佩英眼中沒有異樣,可那位年輕有為的欽差滿是恭敬和討好。那小夥子眼裏卻有光。


這麽大歲數了,這個年紀的夫人早就見多識廣。


家裏有兒媳,也嫁出去過閨女,所以說,不好斷定。


二是,劉夫人想起宋知府的娘親罵人的那份篤定。


她們都有耳聞過。


那老太太罵人真是能看出來曾經是村婦出身,你都不好意思與她講理,也講不過。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一點不含蓄,也不措個辭,直接就,敢私議她家孫女嫁的不好?要是嫁的好呢?扇你。


劉夫人就覺得,老太太那份篤定裏,能不能就是指這位欽差大人呀,人家宋家早就心裏有數。


要是這位,那確實嫁的不錯。


別和周夫人的四女婿比呀,周家老爺子還是通政司的左通政呢,周家真正的府門在京城,那大門高著呐,底蘊在那裏擺著。


沒看陶府尹出事,周同知作為副手都穩得很嘛。


而宋知府又有什麽,全靠自己上來的,女婿也是靠自己拚搏,這就很般配嘛。門當戶對。


劉夫人坐在馬車裏看了眼在笑嗬嗬說話的周夫人,心想:


更何況,她還真不覺得周夫人的高門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