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宣仁帝的絕對威信(1/4)

認真算起來,敦王的損失才是最慘重的,因為東西都到了他手裏,到手之後不可能不花用,沒法全部拿出去,也總要填補一些回去,不能讓幫他兜底的人連家底都掏出來,再有,這些人,在接下來,什麽事情都不能為他辦,畢竟,可是被盯得死死的,“戴罪之身”,任何異動,都能被誇大,萬一直接扣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那就不是罷官那麽簡單了。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可能連九皇子都不如了。


一想到這個,加上敦王總覺得別人看他的目光,都帶著嘲弄與鄙夷,讓他內心悲憤交加,在這一刻可以說是恨死了開平衛,如果不是開平衛,他如果會落到這般地步?


同是皇子,其他兄弟隻會做得更多,貪得更多,不相信開平衛隻查了他,可偏偏隻將他給抖出來,是看他勢弱,所以才專門拿他開刀?真以為他好欺負?


——所以,開平衛這是跟小公爺一樣,給魏亭裕背鍋了。不過,開平衛本來就是專幹得罪人的事情,以前沒有魏亭裕,督司沒那麽給力,多數時候還是開平衛自己幹,過後被人仇視咒罵,也不動如山,隻是這跟背鍋到底還是兩碼事,開平衛的指揮使,同知,僉事可都在大朝上呢,心情有點微妙。


敦王臉上黑沉如墨,周身的低氣壓讓人恨不得退避三舍,隻不過吧,身為禁軍護衛,基本上都隻能像木樁一樣站在各自的位置上,而身為官員,在沒散朝之前,也最多隻能輕微的在原地活動一下手腳,沒有離開的可能。


——要知道,有些官員為了防止大朝時出現尷尬事情,不僅在大朝之前就不吃喝,有的甚至頭天晚上就減少喝水進食,也真的是挺辛苦的。


說起來如果能站到殿內,參與國家大小事的探討,那麽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隻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在外麵,什麽事情都聽不到,隻有到事情有了最終結果的時候,才大概會支會他們一聲,然後隻需要向木偶一樣跟著殿內的情況走即可,沒人會征詢他們的意見跟看法。


在那些不知情的人眼裏,那就代表著非凡的榮耀,削尖了腦袋的想要戰入這個行列,事實上,這也的確是榮耀,祈王朝上下幾千萬人口,能站在這裏的也就那麽點兒,再說,能站在這裏,代表著距離殿內就更近了一步,這裏是外麵那些人的目標,而殿內,是他們的目標,所以哪怕隻是做個應聲蟲,每次大朝可能也隻是陪跑,他們也甘之如飴。


更何況他們也不是沒有入陛下眼的機會,每次大朝到最後,陛下都會留下點時間廣開言路納諫,如果某個小官員真能說出一二三,被陛下接納,記在心上,那就可能提前踏上了青雲之路。


這會兒因為敦王,倍覺難受,還是要強行忍耐著,低眉斂目,就算敦王目露凶光的看過來,也當做完全沒有發覺,通常情況下,殿外的官員是相對鬆散的,這會兒倒是“肅穆”了不少。


如此快刀斬亂麻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