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等過幾天,交完糧稅,盤算著有多少銀子,再買牛,還要買你的書。”宋老婆子可沒有忘記孫女說買書。


“奶,咱們家要交多少糧稅?”宋喜寶有些好奇,她記憶中古代的苛捐雜稅,是真的比較重。


“咱們家人多,官府給分的田地也多,要交五百斤糧食,而且得是好糧。”宋老婆子盤算著穀倉裏的糧食,要去掉一半,就肉疼。


老百姓們,若是不種一些粗糧,根本就不夠吃,遇到災荒年,能活著就不錯了。


“咱們家有多少糧食?”


“放心,肯定夠你吃。喜寶,你是奶全部的希望,一定要好好休息,多吃飯。”宋老婆子摸著孫女的小揪揪,這孩子真操心。


“奶,我要大家都吃。”宋喜寶本就是南方人,確實喜歡吃米,但是也不能看著其他人吃粗糧。


“好好好,都吃。咱們家人多,等過些年,攢點銀子,買上好的良田,就可以世代相傳,不怕被收回。”宋老婆子想著那樣的日子,就覺得很美好。


說話間,就到了鎮上,宋老婆子帶著三個孩子去學堂,他們去擺攤。


學堂很大,宋老婆子特意將自己跟孩子們身上的灰拍幹淨,還讓他們在外麵跺跺腳,讓鞋麵也幹幹淨淨,這才進去。


清風學堂是梁舉人開的,見到一個農婦帶著三個孩子,還有一個女孩來求學,有幾分詫異。


雖然他們學堂也有女孩,但都是鎮上富戶家裏的孩子,一般讀個兩三年都回去了。


“大嬸,今年雖然還剩下五個月時間,但是三個孩子束脩,加上書費,也得十五兩銀子。而且他們現在可能跟上?”梁舉人好心地提醒著。


這莊家人,十五兩銀子得要存多久?甚至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


“舉人老爺,隻要你肯收下他們,他們一定能夠趕上,這是十五兩銀子。”宋老婆子立刻將銀子拿出來。


梁舉人看見銀子並沒有直接收,“大嬸,以後每年的束脩是六兩,書本費用二兩到十兩之間……”


宋老婆子倒吸一口冷氣,怪不得那麽多人都不能讀書。


這讀書真貴,但是她答應孫女,家裏人又這麽努力,不送孩子讀書都對不起祖宗。


“他們能學,我們就供,若是學不進去,就不送了。”她下定決心地回答。


“他們自身用的筆墨紙也是一筆開支。”梁舉人繼續勸著。


宋喜寶知道對方是為他們好,趕緊笑著問,“舉人老爺,讀書好的,學堂會給獎勵嗎?”


“會,每個班的第一名,束脩減半。”梁舉人覺得這小姑娘膽子怪大。


“大哥,二哥,我們要努力哦,這樣家裏負擔就能輕一些。”宋喜寶鼓勵著兩位哥哥。


“我們會努力的。”宋大牛握緊拳頭,他一定要好好讀書。


“若是你們自己抄書,每次可以交一本書費,剩下你們回去抄寫。這學期不成,因為你們是新生。”梁舉人歎口氣,又給了一個好建議。


寒門出貴子難,他隻能給予一些微弱的幫助,畢竟時間還長著。


“多謝舉人老爺,那孩子們什麽時候能來讀書?”宋老婆子立刻高興起來,書太貴了,若是隻用交一個人,那就讓兩個小子往後自己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