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沈雲溪憂心忡忡的說了一句,不過隨即又安下心來。


“朝廷現在說不定後悔當初要了寶藏得了好處便一時心慈鬆了風口,給漠北喘息的機會,若是早就料到有今天,恐怕當初給了寶藏也得不到休養生息,還是得過河拆橋。”


她想了想如今的局麵,朝廷的幾項重要經濟命脈已經牢牢掌握在她手裏了,她人雖然在漠北,但在發展漠北經濟的同時對京城那邊也沒閑著。


她讓溫子臣親自帶人去那邊開了連鎖店麵,什麽醫館、飯館、服飾類的倒在其次,關鍵是暖棚建造術和重要的水利工程圖以及朝廷現在也普及的幾種高產農作物都在掌握在她手裏。


漠北在上交寶藏後第二年便通過暖棚建造技術開發利用地熱田,將所有的地熱田變廢為寶,種上了易成活又高產的玉米、水稻、地瓜、土豆幾樣農作物。


其中玉米和水稻地瓜都是從西川國引進的,西川祖上曾出過穿越者,所以經濟與科技都很發達,沈雲溪是齊潤的救命恩人,又有她母親的關係,齊潤自然不得不給。


這樣到了第三年漠北就不再有餓死的百姓了,佃農們上交稅收後餘下的糧食足夠吃到來年春種,連每年三四月那段青黃不接的日子都有了可嚼用的食物。


第四年暖棚經濟已經行成規模,漠北所有的地熱田都一躍成了最寶貴的田地,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十倍不止,加上種植了高產農作物,所以上交完稅收後,漠北自己的糧庫和百姓手裏都有了存糧。


朝廷看著眼紅,立即下令漠北上交玉米水稻地瓜這些農作物的培育方法和種子,起初雲錚和溫子臣並不同意,雲沁也寫信來讓提防著朝廷,想辦法將這事拖著。


沈雲溪卻大手一揮,讓他們放心,隻管將培育方法和種子細細的上交給朝廷,所以到了第五年,整個大麗朝的百姓都種植了這些農作物,百姓的生活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這些農作物需要的肥料卻隻有沈雲溪這裏有,當時她沒有將這個交給朝廷,說將那麽重要的東西上交了,朝廷怎麽也得留點東西讓自己賺點錢。


而且她親自上折子給皇帝,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皇帝看了她的折子也有些無奈,便大筆一揮批準了,也不能逼得太急。


結果種植的時候有一部分百姓嫌買肥料花錢就沒有買,沒買沈雲溪的獨家肥料的糧食產出至少減了一半。


之前那部分人後悔莫及,今年早早的就都下了訂單,現在才冬月,還沒到年節,肥料訂單就雪片一般飛來,沈雲溪這也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雖說當年將寶藏都上交給了朝廷,可以不算吃虧,光肥料這一項獨門生意就不知賺了多少錢,溫子臣如今京城漠北兩頭跑,每次回來跟雲錚對賬都樂得合不上嘴,直誇沈雲溪有遠見,當初將高產作物的種子交給朝廷的做法明智,否則這飛來一樣的橫財上哪兒找。


朝廷慢慢的也似乎回過神來,這獨門生意好比經濟命脈,若有一天她斷了肥料供應,那糧食豈不是要大批減產,百姓的日子豈不是要一夜回到最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