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因題材新穎,掌櫃做不得主,便報與他。


他翻看了,才恍然是翰林院三人寫的。


原來如此。


既然是認識的人,那就好辦了。


顧清明問他,“傅兄,你覺得我們這本書如何?”


“寫得很好。”傅寒不假思索。


以他的學識自然覺得內容是小兒科,但勝在寫的通俗易懂。思路和方法新穎又特別,很適合初學者。


等兒子大一點進了學,他會考慮將之作為兒子的輔導書。


不等顧清明再問,傅寒主動開口。


“我這趟來是想問你們,願不願意同我合作?”


正發愁不知和誰合作呢,傅寒便送上了門。


顧清明欣喜,“樂意至極。”


都不必問李源和寧安義的意思,比起和不知底細的人合作,家大業大的傅寒當屬不二之選。


畢竟還在上職,他們便約了晚上一起吃飯再聊


下了職後,顧清明邀了李源和寧安義一起。


寧安義忙讓下人回去跟白露說一聲,他今天在外頭吃了。


看得顧清明滿意點頭,妹夫很有自己的風範,小妹的日子過得不錯。


李源幹咳一聲,讓下人給李娘子帶話,“晚上給我留點兒飯。”


以他的經驗,這種飯局隻有場麵,壓根兒吃不飽。


地方是傅寒找的,等顧清明三個到了才發現居然是家小館子。


館子藏在巷子裏,熱鬧的很,誘人的飯菜香一個勁的往人鼻孔裏鑽。


李源樂了,“沒想到傅寒還挺接地氣。”


小館子好啊,都是家常菜的味兒。


傅寒已經在了,見著他們解釋。


“別嫌地方破,我常來這裏吃,味道不比那些個大酒樓差。”


“那我們可得好好嚐嚐。”


小館子上菜很快,李源稱讚了幾聲,將氣氛炒熱才聊起正事。


傅寒本意是先幫他們印,等回了本兒再把錢給他。


他對顧清明三人的印象挺好,自己又不差錢,想著結交個朋友,無所謂讓點利。


寧安義卻道:“我們知傅兄好意,但在商言商,我們也不想傅兄虧本。”


顧清明便將那一套分成的法子說了出來。


傅寒沉思,這個模式挺好,可以將書肆及作者捆綁在一起。


一邊會盡可能保證書的質量,一邊會盡力宣傳,從而形成一種和諧共贏的局麵。


寧安義道:“如何?”


傅寒點頭,“真是巧思,這個法子我還能賺的更多一點。”


李源舉起酒杯,“哈哈,都賺都賺。”


既然決定采用這個模式,他們就分成比例進行了商談,最終決定四六分。


顧清明三人為四,傅寒的書肆為六,不過書肆需要承擔雕刻的費用。


事情談妥,四人愉快的吃了頓飯。


隔天三人將書稿交給傅寒後,頓感渾身輕鬆。


往後就有書肆給他們兜底了,他們隻需要考慮寫書的問題和等著收錢就行。


傅寒那邊的動作很快,印好了一批就讓人給顧清明三人送過來了。


根據他們的要求,印刷的紙張雖不是最次,卻也不怎麽好。


這樣成本低售價也低,底層的讀書人買得起。


三人翻看確認沒有問題後,第一批輔導書就在書肆上架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