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然而顧清明仍然雲淡風輕,歲月靜好,“王大人再等等。”


王同知:拳頭硬了,硬了。


好想給這小子一拳。


不過與顧清明相處久了,王同知也知道了他的性子,見他不說便也不多費口舌,轉身氣哼哼的走了。


回去跟自家夫人吐槽,“你是不知道那小子嘴硬,我看一把火燒了他,灰裏還能剩張嘴!”


王夫人被他如此說辭逗的花枝亂顫,“你呀你呀,嘴上真真沒個把門的,怎能這麽說知州呢?再叫人聽見了。”


“嗨,就在你跟前說說,還能傳出去不成?”


王同知氣哼哼的倒了杯茶水,一飲而盡。


王夫人道:“我瞧著知州是個有本事的,前邊悶不吭聲的就做出了水泥,這回八成心裏也是早就有了主意,還不到說出來的時候吧。”


說顧清明有本事,王同知是認的。


他感慨,“人跟人是不一樣的,他有本事,他那個年輕的夫人瞧著也不差。”


王夫人想起僅有一麵之緣的雲竹,“我瞧著顧夫人對內宅之事不算擅長,聽你卻說她了解外頭的事,倒是個有意思的人。”


內院婦人通曉外頭的事,必然是有相公慣著,肯與她訴說。而她也必然聰穎,才叫男人有耐心事事與之相商。


“看來這兩人不止樣貌,脾性也頗為相配呢。”


王同知冷哼,“脾性?就那小子嘴硬的脾性?”


一天不給他個說法,這事一天過不去。


王夫人無奈,轉移話題,“早前不是說給淳哥兒尋先生麽,你選的是李先生確實不錯,齊家也看上了,咱們沒他家動作快。”


他們夫妻二人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一家在外地為官,輕易不能回來,但官途頗順,也算可以。


二女兒嫁在崇州本地一官吏家,有王同知做靠山,又生了一女一子,生活頗為順遂。


前兩個都好,偏生小兒子在赴任途中出了事。


那年小兒媳有孕未跟著他去,後頭得知消息鬱鬱,掙紮著生下了淳哥兒,身子一直不大好。


淳哥兒就一直養在主院裏,老兩口對其極為疼愛。


如今淳哥兒長到五歲上,王大人準備給他正式尋個老師教他讀書,往後考科舉。


考到舉人就行,他幫著在崇州謀個一官半職的,擱在眼前看著安心。


李先生是一名舉人,未曾繼續科考也未補官,隻安生做一富貴鄉紳,讀書著作,在崇州極有才名。


多少人想拜他為師,人家不樂意收呢。


王大人曾與他有過幾麵之緣,想著叫人去問問,看李先生是否願意教一教自家的小孫兒。


“老齊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既然他先找了李先生,明兒我去問問他情況再說。”


王夫人點頭,“成,若不行就算了,再給淳哥兒找。”


……


隔天王同知忙完手頭上的事務,正準備去找齊通判,卻見一衙役慌慌張張的進來了。


見著他抱歉行禮,語無倫次,“大人,王大人!”


王同知皺眉,怎的這般無狀?


“有何事,你且慢慢說。”


衙役找回自己的聲音,激動的滿臉通紅,“大人,外頭有天使!自京城而來的天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