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不是頭回來了,也知道雲竹是個好性兒的貴人,這回匠人沒上回那麽緊張了。


“回夫人,旁的都好找,隻純堿有些難尋,很需要費些功夫,不知您可著急?”


一般都是從天然堿中提取純堿,但數量稀少,耗時也長。


這個結果比雲竹預想的要好,她還以為在石英砂上就要卡住呢,沒想到匠人說瓷窯裏就有。


至於純堿,她早有心裏準備,就沒指望天然堿提純。


那個製作起來太麻煩了,遠不如人工合成或是用草木灰提取。


人工合成就是用鹽、硫酸、碳粉、石灰為原料,在高溫下進行煆燒,再浸取結晶而製得純堿。


順口一提,這個時代的硫酸叫綠礬,名字還挺好聽。


這個法子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優點在於製出的純堿純度極高,缺點卻是價格昂貴,硫酸容易腐蝕設備,難以連續生產。


草木灰就見到了,草曬幹燒成灰就行,隻是純度沒上一個法子那麽高而已。


頭一回做,雲竹決定兩種法子都試試,看後續哪個效果好再說以後。


匠人仔細將兩種法子記下,“是。”


隨後雲竹又將燒玻璃的技藝告訴他,隻是沒法叫匠人看視頻,隻能幹巴巴的方法一股腦的塞過去。


其間具體細節,比如怎麽盡量將玻璃液裏的氣泡降到最低,怎麽吹玻璃,這些就得靠匠人自行摸索了。


“是,小人一定盡心盡力。”


匠人覺得這燒玻璃,聽著比燒瓷器還容易些。


他原先在李家瓷窯工作,那年雲竹和顧清明燒水泥征用了他們,後頭李老板就將他們送了過來,成了顧家的工匠。


“好,燒出來有重賞。”


“是!”


匠人回去後將此事跟同伴說了,緊接著就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材料,準備開爐。


雲竹在家坐不住,日日領著小苗去看。


幾名窯匠燒了半輩子瓷器,業務能力過硬,還真將玻璃給燒出來了。


一看透明度還不錯,一個個頓時激動的不行。


“真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燒出琉璃!”


“什麽琉璃,夫人都說了,這叫玻璃,可別叫錯了。”


分明就是一種東西,然而那匠人不敢反駁,隻在心裏偷著樂。


琉璃哎,祖師爺在上,他會燒了。


“到底是夫人,真是厲害,先是水泥再是玻璃,怎麽啥都會呢。”


“誰知道呢,你們還有心思想這些,還不趕緊呈上去領賞啊!”


很快雲竹見過了成品,透明度不夠,瑕疵也不少。


不過好歹是燒成功了,她也沒食言,一人賞了三十兩銀子。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


匠人們喜的不行,回頭繼續研究,爭取燒出雲竹說的那種晶瑩透亮的感覺。


大塊平板的玻璃燒出來,雲竹先給家裏用上了。


窗紙再怎麽挑好的,也遠不如玻璃透光。


小苗拿著她的針線簍子坐在窗子邊,“裝上玻璃窗,整個房間都跟著亮堂不少,不用早早的就點燈了。”


雲竹看一眼她手上的針線,交代。


“再怎麽好也不許你一直拿針線,當心你的眼睛。”


家裏不缺繡娘,不指望她給家裏人做衣裳,隻當個打發時間的愛好就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