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嚐一口,果肉軟滑多汁,甜中帶著點微香,好吃的緊。


紅果村的村長覺得紅果好,一直想用此創收,省得村民整日在地裏勞作卻得不了多少收成。


可惜這紅果好吃歸好吃,卻極不耐存儲,稍微放上一天就不成了。


在這個出行基本靠雙腿的村子,一天的時間夠他們將紅果運送到哪的呢?這個範圍裏又有多少人願意買呢?


雖能賣出去一些,但那點銀子實在微薄。


村長苦惱的不行,卻一直沒有旁的好辦法。


直到有一天,雲竹無意間吃到了紅果,驚訝崇州竟然有荔枝!


蘇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美味。


至少雲竹是極為喜歡的。


沒想到崇州境內居然也有荔枝。


不過想想也合理,荔枝屬於熱帶水果樹,而崇州氣候溫暖濕潤,還挺合適它生長的。


這樣美味的水果,雲竹怎麽能錯過呢?


不耐儲藏不要緊,她有冰啊,用冰鎮著還是能往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運的。


再遠的,那就隻能做成荔枝糖,荔枝罐頭等加工產品了。


就這麽著,紅果村旁邊建起了一個工廠。


有了這個工廠,紅果村以及它周圍村子的村民,都有了就業機會,生活慢慢的跟從前不一樣了。


紅果村,王家。


王家的兒媳婦翠芬是荔枝廠的工人,這天她下工回來,滿臉都是喜意。


見狀,王老太就問,“咋,下班路上撿著銀子了啊,這麽高興?”


“娘,比撿著銀子還好呢!”


翠芬一拍大腿,拉了個小凳子往屁股下一墊,一邊幫她婆婆擇菜一邊說好消息。


“我也是聽廠裏的人說的,喜雲您知道吧?就那個小姑子嫁到城裏的那家的媳婦。她說城裏今兒貼了告示,說是要蓋學堂了呢!”


她婆婆頭也不抬,就跟沒聽見這好消息似的。


“咋,你還預備叫你兒子讀書考什麽科舉,當官老爺啊?你醒醒吧,讀那書得花多少銀子?”


老太太折好菜,端起竹簍子就進了灶房,不大的聲音從灶房裏飄出來。


“別以為你當個工人賺點子工錢就了不得了,咱家啊,沒那個條件!”


王老太和王老頭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各自娶妻後,又有了大孫子和小孫女。


因為家裏不富裕,王家就沒分家,而是湊在一起過,四個大人養上頭兩個老的下頭兩個小的。


這是個挺標準的鄉下人家。


荔枝廠建好之後在村裏招工,王家的大兒媳婦翠芬和二兒子王老二被選上了。


從此一家裏有兩個月月拿工資的工人,又有老王頭和大兒子管著地,生活好過起來了。


就比如今天的夥食,拌野菜,辣椒炒雞蛋。


雖然雞蛋隻有兩個,辣椒有一大盆,但好歹借了雞蛋的味兒,辣椒也香能下飯啊。


從前別說這個了,就連糙米飯都是吃不起的,也就家裏要下地的勞動力,在農忙時能吃上個大半碗。


反正王老太是真心實意的覺得,家裏的生活跟從前比起來,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她很滿足了。


而大兒媳婦的意思,她不是不懂,隻是覺得不大實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