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他想了想,這兩日就在府中辦個小宴,邀請些老朋友吧。”


魏夫人點頭同意。


魏思遠以手覆上她的手,道:“辛苦娘子操持了。”


魏夫人笑意盈盈的,“倒也不麻煩,再說,還有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幫我呢。”


他們二人婚後育有兩子一女,女兒雖出嫁,隨其夫到外地。


但兩個兒子都在身邊,他們的媳婦也都是平州官家出身,論性格論能力都不錯,在家事上很能幫的上她。


魏思遠的名頭比他老師李先生的名頭要大。


畢竟李先生身上到底隻有個舉人功名,而魏思遠卻是實實在在坐到四品官後退下來的。


他的出身不高,甚至年少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寄住在老師家裏,後來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走到了那個位置。


可以說,魏思遠是平州相當一部分讀書人的偶像,很多出身不高的讀書人都想複刻他的道路。


且他年少時受過老師的恩惠,知道隨手一幫可能會對人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他有能力之後,凡是遇到需要幫助且他能幫的,總是習慣性伸出援手,這導致他的人緣極好,人脈也廣。


再有,他還有許多學生……


總之,魏思遠的帖子下出去,凡是他請的,都按時來了。


寒暄過後,魏思遠說出了請他們來的目的。


“幾位都是平州人,或是在平州居住多年,自然知道崇州的情況。從前確實不大行,但近幾年有所好轉,如今要辦學,老師托我尋幾個先生。”


魏思遠先情況說的明白,在座的人或是他的至交好友,或是他的得意門生,他不想坑他們。


“雖說崇州現在不錯,但我還沒去過,是以具體如何還不知曉。”


有一人說:“看來是不大好,依李先生信中所說,他們還在尋給秀才講課之人,這……”


說句不好聽的,在座的都是進士,給秀才講課委實有些大材小用了。


魏思遠就說:“請幾位來隻是商討,全憑你們心願,若是願意,咱們就一起出發,若是不願,日後要尋我,可就要去崇州咯。”


他們幾個每隔一段時間總要聚一聚,從前同在平州還好,往後可就不一定了。


有人不願,有人情願。


“老夫上了年紀,平日在家裏也沒什麽事做,隻與你們這幫人談天說地罷了,現在有機會到外頭走一走也好。”


“說的是,我家娘子身子不大好,大夫也說最好叫她常出去走走,聽說崇州風景不錯,在平州居住多年,也一直沒時間過去瞧瞧。”


“那我也去吧,教書呢,很多年沒教咯。”


“……”


最終確定去崇州的總共有九人,算上魏思遠就是整十人。


因著有人孤身前去,有人則要帶家眷,是以出發的時間並不相同。


魏思遠寫了信給老師,李先生又將此消息告知了顧清明。


王同知等人表示,沒事,他們每天派人在崇州城門口等著都行,隻要他們來!


老師的人選確定,就可以著手準備招生了。


在招生之前,還需要做的就是檢查一下官學的修建進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