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話說到一半又想起來麵前坐著的是上一任的崇州知州夫人,崇州官學能接收女子,必然繞不過知州,需得有知州的首肯才行。


這……


魏夫人和馬夫人對視一眼,這新來的知府怎麽想都不大正經啊。


旁的女眷竊竊私語,“女子何必受那罪,即便讀書也不能科舉出仕,倒不如正經學學女紅,往後找個好夫家呢。”


“誰說不是呢,從沒聽過這樣的事。”


“好了,別說了……”


因著這事對於幽州女眷實在太新鮮,叫她們忍不住念叨兩句,但很快止住了話頭,改為說起別的。


雲竹隻笑笑,沒說什麽。


很快前邊有人來喊,說是席麵已經擺好了,請諸位夫人過去,這事也就翻了篇。


顧家這場宴一直到天擦黑才結束,客人們告辭,陸續離開。


魏夫人帶著昭姐兒先出了門,上了自家的馬車,沒一會,魏通判也上來了。


主人家到齊,外邊的車夫一甩鞭子,車輪滾動起來,往家裏駛去。


車內,魏夫人同魏通判聊起來,話題自然是顧清明兩口子。


魏夫人道:“咱們打聽的說是他們兩口子出身不高,可我今兒瞧著顧夫人可不像窮養出來的,身上衣裳首飾都是南邊的時興款式,舉止作態跟大家出身的沒什麽兩樣。”


反倒更灑脫些,有些奇思妙想的。


魏通判笑道:“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端看眼下如何,那顧清明若真是一般農家子,陛下能叫他來幽州做知府?這位子多少人盯著呢。”


幽州離京城近,又一向四平八穩的,就被選做了貴族子弟的鍍金處。


這在京中是個共識。


如前邊的曹澤,他出任幽州知府三年,期間沒幹什麽大事卻也沒瞎折騰什麽,看在他身後家族的麵子上,考評得了個優,調回去進了六部。


再如馬同知,他也是京城的出身。


“顧大人是個能耐人,關鍵是能耐進陛下心裏了。”


魏通判的聲音跟著馬車一起晃晃悠悠,“能耐陛下心裏好啊,他吃肉,我這輔官也能跟著喝口湯。”


他跟馬同知不同,他是幽州本地人,家中隻有一個長兄在京中為官。


家族力量薄弱,他想往上走就難了許多,能爭上通判的位子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本以為這輩子就差不多了,沒想到喜從天降。


既在陛下那裏掛了號,那顧清明勢必不會在幽州待太久。


魏通判盤算著,最好就是等顧清明離開時搭一波順風車,最差也能撈點功績。


魏夫人附和,“你說的是,有能耐才好,前麵那曹澤什麽都不做,弄得相公你也不好張揚,生生磋磨了三年。今兒我聽著顧夫人的話鋒,似乎是想改動官學。”


“官學?崇州的那一套?”


顧清明在崇州的動作很大,有心者很容易打聽到。


魏夫人點頭,“可不是?倒不是她張的嘴,不過借小公子的口玩笑兩句罷了。”


作為下屬,魏通判仔細的搜集了顧清明的資料,對他任崇州知州時的所作所為知之甚多。


他年紀不大,性子也不拘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