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謝星闌自然應是。


宣政殿建在高台之上,赤紅丹墀下, 是大朝會時文武百官跪拜行禮之處,謝星闌遠目看過去, 仿佛能想象帝王站在殿前受萬人朝拜時的情形, 九五至尊,天授權柄, 而他們,所求的不過是距離丹墀近一點,更近一點。


喧囂的秋風呼嘯而過,將謝星闌衣角的金線獬豸紋吹得獵獵翻飛,他眼底波光明滅,而後神容極淡地撇開了目光。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裏麵才響起腳步聲,幾個小太監捧著食盒魚貫而出,經過謝星闌身前時,他聞到了一股子淡淡的辛辣味兒,京城王公貴族,佳肴多以鮮香為美,但十七年前的豐州之亂,貞元帝帶領文武百官逃難至豐州,卻被豐州民俗侵染,一年多的時間,貞元帝率先愛上了豐州辛香麻辣之味,回京多年仍未生厭。


“謝欽使,陛下請您進去。”


謝星闌撫了撫衣袍,緩步進了殿門,目光一抬,便見貞元帝著一襲素白道袍,正在窗前矮幾上品茶,他斂眸上前行禮,又從袖中掏出崔薛案的奏折遞給黃萬福。


貞元帝李謖十六歲登基,如今還不至不惑,他人生的濃眉深眸,英武俊逸,再加上天子威嚴,哪怕未著冕服,也是通身的迫人之勢。


接過奏折,貞元帝掃了謝星闌一眼,見他低著頭站得端端正正,貞元帝輕嗤道:“琨兒回來已經稟告給朕了,說你此番案子辦得十分漂亮,說吧,想要什麽賞兒?”


謝星闌忙道:“都是微臣份內之事,且破案多有雲陽縣主之功,微臣不敢討賞。”


貞元帝未曾接話,隻看他奉的折子,謝星闌眼風輕輕地落在貞元帝身上,隻看了一瞬,很快又垂眸屏息。


貞元帝登基時隻有十六歲,他啟用寒門士子,倡導簡樸之風,又重用金吾龍翊衛整治朝中宿弊,尤其以整治貪腐為重,不到三年,朝野百官對其俯首帖耳,坊間百姓也盛讚他為明君,年輕的帝王得此政績,自然誌得意滿。


他心中野心宏圖極大,也是在那一年,他大刀闊斧削藩,但他沒想到,正是這削藩之舉,差點令整個大周國運將盡,豐州之亂持續一年半,使得國力內耗,天下兵馬也四分五裂,一晃十七年過去,貞元帝雖算得上勵精圖治,可大周仍是江河日下。


但謝星闌最想不通的是,貞元帝分明最看重鄭皇後的嫡出二皇子李琨,可前世,他最終選擇了哪一方麵都平庸無奇的五皇子李玥為儲。


貞元帝看的很快,“所有案情都清楚了?”


謝星闌忙道:“還有些細微末節,尚需幾日功夫查證,此外,忠遠伯府還有一事,微臣並未寫在奏折之上——”


貞元帝看他,謝星闌斂眸道:“崔薛二人有私情之後,崔婉曾秘密誕下過一個孩兒,被伯夫人林氏養在外,後來忠遠伯妾室生下一子未足月便夭折,林氏便將崔婉的孩子替換了那個庶子,如今養在伯府的庶子崔涵,其實是崔婉和薛銘之子。”


貞元帝濃眉一皺,旁邊黃萬福也倒吸一口涼氣,見貞元帝表情不好看,黃萬福歎道:“真是從未聽過這樣的汙糟事,老奴未記錯的話,這個庶子,是忠遠伯唯一的兒子,那伯夫人難道還想用這個孩子襲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