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二人在隊伍最前帶路,低低的議論聲也傳到了謝星闌和秦纓的耳邊,馬車裏秦纓微微眯眸,原文之中的杜子勤和杜子勉的確十分親厚,但杜子勉卻為杜子勤的生母袁氏忌憚,而簡芳菲後來的夫君正是杜子勉。


她嫁入侯府後,受了袁氏頗多刁難,後來為了爭奪定北侯之位,袁氏甚至對杜子勉和簡芳菲下毒,危急時刻卻是杜子勤這個小惡霸相救,雖則如此,定北侯府還是鬧得分崩離析。


秦纓想到前日在簡家見到杜子勉兄弟與簡清和,簡家和定北侯府是世交,這兩家結親乃是再正常不過,但如今故事走向變化極大,簡芳菲還能與杜子勉成婚嗎?


同一時刻,謝星闌也在想杜子勉和簡芳菲最終的命運,定北侯府手握兵權,前世是鄭氏和崔氏重點拉攏的對象,但最終,定北侯府選擇了崔德妃所出的五皇子,因有從龍之功,後來的杜家取代了段氏,成為新帝除了崔氏之外最倚重的世家。


秋陽高照,金烏暖融融地落在眾人身上,從百宴樓到文新書局的路並不算遠,橫穿過兩條街便到了跟前,而十年過去,文新書局不複當年之勢,如今門庭朱漆斑駁,店內客人亦是稀稀落落,年老的掌櫃也不管來客,隻在櫃案之後打瞌睡。


趙慶道:“這書局位置沒變,一直在這芙蓉巷裏,十年前生意極好,這些年東西市都開了更大的書局,他們這裏便門庭冷落了,這條街也不複從前繁華,好些鋪子都搬去了長興街。”


十年光陰,新舊更替,自也是尋常,秦纓這時道:“當年卷宗上記著書局老板和夥計的證詞,說康素琴基本上兩三天便要來一次,店內掌櫃和夥計對她十分熟悉。”


趙慶應是,“當年案發之後,衙門走訪了幾百人,但凡對死者有印象的證詞我們都記下來了,不僅這書局,周圍的茶坊酒肆、綢緞首飾、古玩書畫鋪子,我們都問了個遍,不過大部分人對別人店裏的客人沒什麽印象。”


趙慶雖然沒說這芙蓉巷從前如何繁華,但眼下秦纓放眼看去,已難見首飾和綢緞鋪子,便可想而知多少商戶嫌棄此地冷清換了地方。


謝星闌催馬上前,走了半條街後回來,“帶路回康家。”


趙慶便道:“剛才我們走過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康素琴走過之地,不過當年灶神廟那裏太過荒蕪,康素琴不會走到近前去,她是走距離灶神廟不遠處的一條小巷子。”


趙慶邊說邊往前走,因時隔多年,他也要一邊回憶一邊摩挲,最終,走到了長興街隔壁的巷子裏,“當年康素琴的侍婢帶我們走過,隻不過因為去文新書局不算太遠,康素琴大部分時間不帶侍婢出門,當年這巷子兩側有民居也有鋪子,不過此地冷清,大部分鋪子在日落前便關門了,康素琴失蹤便是在黃昏之時。”


“除了灶神廟之外,我們當年還在這巷子通往灶神廟的窄道裏找到了康素琴的一隻繡鞋,應該是她被劫走之時留下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