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袁守誠適才在卷宗之中便已知曉了玉硯的存在,此刻看到實物,眼瞳一陣輕顫,待指尖撫上那“守誠”二字時,先前都未紅眼的五尺大漢,竟捧著那玉硯無聲悲泣起來,謝星闌走出偏廳留他獨處,半炷香的時辰之後,袁守誠方才平複心緒走了出來。


謝星闌站在廊下,袁守誠走到他身前撩袍便拜,“小人拜謝大人,此番小人夙願已了,無論如何判處小人,小人都甘願承受,若來日大人有用得著小人之地,小人願聽大人驅使,刀山火海小人都義不容辭——”


前堂中,李芳蕤正同情幾家人的慘處,秦纓目光一晃,見謝星闌神色肅然地從後堂走了出來,方君然和崔慕之幾人已經告辭離去,秦纓便上前道:“袁守誠會如何判?”


謝星闌道:“多半會判流放,但流放去何處,可得商榷。”


李芳蕤回憶袁守誠的模樣,感歎道:“就是他偽裝了我的‘屍首’啊,看著沉默寡言的,卻不想如此深情,實在是可惜了。”


耽誤了半日,時辰已經不早,李芳蕤是出宮後便跑來的,看了眼天色提出告辭,又對秦纓道:“明日中秋宴,我也早些入宮找你……”


秦纓應好,先送了李芳蕤幾步,待她走遠,秦纓便問起了盧氏貪腐之事。


既無外人,謝星闌便知無不言:“昨夜攏總之後發現數額不算太大,但陛下最厭貪腐,此事算是觸了陛下逆鱗,還是同昨日與你說的那般,此番會令禮部眾官員變動極大,便是禮部尚書韋崇也要受斥責,最終如何定罪,還要看三法司如何審斷,今日的這位方少卿,力主重判,若如此,盧氏其他人少不得連坐之刑。”


秦纓微微蹙眉,“這個方少卿是出自哪個方家?”


謝星闌搖頭,“他並非世族之後,本身為黔州人,是寒門出身,靠著科舉入仕,他是貞元十七年的探花郎,做的一手好學問不說,對大周刑律亦倒背如流,因此很得陛下看重,前歲便入了大理寺任主事,去歲拔擢為少卿一職。”


秦纓想著方君然的模樣,點頭道:“倒是儀表堂堂的才子模樣,也不苟言笑,像個主刑名的,但連坐之刑也得看如何連坐,若是與案子無關卻受重刑,實在不妥。”


謝星闌不知怎麽皺了皺眉頭,語氣亦硬了一分,“他是寒門出身,對世家自不會手軟,但三法司多是世家之列,最終如何還要等定案。”


秦纓不覺有他,目光一掃,看到了他褶皺的袖口,她抬了抬下頜示意,謝星闌低頭一看,一邊撫平褶皺一邊道:“康修禮滿心感激,抓著人便不願放。”


他這語氣更顯僵硬,秦纓不由露出絲笑意,“能查辦盧國公府很是不易,他們是真的感激你,這感激雖然不能令謝大人加官進爵,但老天有眼,定會為謝大人帶來福報——”


秦纓一本正經,說得真真的,謝星闌瞟了她一眼,眉眼不為所動,唇角卻彎出一絲弧度,而此時的謝星闌還未想到,秦纓口中的福報,真是說來便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