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謝氏在前朝出過宰相與皇後,到了本朝雖有沒落,但論起字畫古籍,卻正是這等家學淵源的氏族收藏最多,聽李芳蕤如此說,秦纓也起了興致。


謝星闌見她麵上也盡是好奇,頷首道:“自然好,隨我來吧。”


他在前帶路,李芳蕤便與秦纓緊隨其後,江嬤嬤見李芳蕤興致極高,便跟著笑道:“老祖宗的珍藏,分了幾房流傳下來,到我們這一房的不算多,後來曆代家主更迭,也多有折損,如今還保存完好的也隻有些字畫古籍。”


李芳蕤搖頭,“謝氏在前朝乃是文臣之首,別的什麽珠玉金石,倒是不配謝氏文儒清貴之名,就是要書畫典籍才好,我雖不愛習文作畫,但我母親喜好這些,若能叫我開開眼界,回去好說給母親聽。”


秦纓不擅此道,自不多言,待到了汀蘭院,謝星闌領著眾人進了西廂房,西廂房三間雅室連通,正是謝正瑜生前進學之地。


室內通透清雅,纖塵不染,前做進學待客,後為藏書閣,江嬤嬤一進門便道:“這屋子十三年來並未換過擺設,沒幾日便要進來焚香打掃,卻是從未晾曬過書冊。”


江嬤嬤年長,並不忌諱提起謝正瑜夫妻遇難之事,但秦纓聽著,不由去看謝星闌,便見謝星闌走去書案之後,將西側的朱漆櫃門打了開,“這裏頭的舊書冊生了蛀蟲,先整理此處,藏書閣裏的我再去看看。”


江嬤嬤應好,又望著外頭天光道:“公子沒回來之前,還下過兩場雨,當時天冷,都覺得快要下雪了,公子一回來天色就放晴了,今日的日頭真好。”


午時未到,一輪豔陽高懸東天之上,日輝熱烘烘地,倒像回到了初秋時節,有了謝星闌的指派,江嬤嬤吩咐知書二人整理文冊,謝星闌則帶著秦纓和李芳蕤往藏書閣走去,一進門,李芳蕤便雙眸放光地往一排排書櫃走去,“都能看嗎?”


謝星闌牽唇應好,李芳蕤便小心地翻看起藏書來,不時發出幾道驚呼,自是看到了名家典籍,秦纓見她得趣,便跟著謝星闌檢查各處,沒多時,又發現兩處生了黴斑的書冊。


最終,謝星闌決定將所有靠下排櫃閣中的藏書字畫都拿出去晾曬。


知書幾個搬書,秦纓便幫忙搬畫卷,江嬤嬤吩咐小廝在院子裏設好桌案,整整齊齊地將書冊平鋪開來,見秦纓出來,江嬤嬤連忙上前接過畫卷,隻看卷軸便道:“勞煩縣主了,這是老爺的舊作了。”


秦纓便道,“我知道謝大人十分擅丹青,在京中時還很得陛下看重。”


江嬤嬤看秦纓的目光分外親善,接著道:“正是,我們老爺是貞元元年的榜眼,當時被陛下欽點留在翰林院,陛下知道老爺畫技非凡,便令老爺作肖像畫,這可是了不得的殊榮,天子龍顏可不是隨便誰都能畫的,老爺的畫,至今還留在宮中內府呢。”


說至此,江嬤嬤往房內看一眼,輕聲道:“我們公子得了老爺的天份,也是小小年紀便畫技不凡,哎,若是老爺和夫人還在,公子必定也要走文臣的路子的,如今雖是替陛下辦差,但也是武將的路子,聽說還凶險得很,奴婢在江州多年,也未見什麽世麵,是什麽忙也幫不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