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說至此,吳若謙微微眯眸,“我記得,中間至少有五六日,刺史府靜悄悄的沒什麽動靜,我們在外的人心似油煎一般,根本睡不著覺,後來城中染病之人越來越多,太醫院的大夫外派治病,其他人也日日忙得腳不沾地。”


秦纓眼珠兒微轉,“城內那麽多病患,藥材從何而來呢?”


吳若謙道:“陛下北上之時帶了藥材,到了豐州之後,也將民間的藥材全部收繳,如此藥材才寬裕了幾分——”


秦纓又道:“城中百姓多,跟去的王侯宗室也多,藥材如何分放得過來?”


吳若謙唏噓道:“是忙不過來的,死了那麽多人,誰都害怕自己是下一個,但能喝上一碗藥,總比等死強不是?那時太後和陛下也算有魄力,將多餘的宮侍遣出來幫忙,他們也是辛苦,困了便往廊下一倒,秋日還好,後來天寒了也如此,好些宮侍在那時染病死了。”


秦纓麵露悲憫,又懇切道:“但宮侍們有的連字也不認識,更別說醫藥上的事,他們能做什麽?會否連湯藥都弄混了?”


吳若謙搖頭,“那自然不能全交給他們,多是打雜跑腿的,其他各處都有大夫盯著,但凡懂些識藥之能的,才會被放在關鍵之處。”


秦纓心頭微動,“還有宮侍識藥?”


吳若謙點頭,“有的宮侍入宮之前,曾當過藥鋪學徒,當時豐州城中所有大夫都被征召,與太醫院的太醫一起,負責各處民坊問診,太醫院極缺人手,我記得有那麽兩個,來的時候還有人歡呼,說終於來懂行的了。”


秦纓忙問:“何時來的?那豈非能讓他們按方子撿藥了?”


吳若謙點頭,“若沒記錯,應是在入秋時來的,縣主說得對,我們缺的正是識藥之人,每日藥方不少,藥材都成袋成袋地堆在藥庫中,要臨時去找,還得會抓分量,好些要切碎要打粉的都要人手去做,完全不識藥的人哪敢讓他幫忙?”


秦纓感歎:“確是此理,那這二人後來可得重用?”


吳若謙眉頭皺了皺,“這二人一個是如今的禦藥院掌事,喚作祥公公的,另一個染病死了。”


秦纓一驚,“染病死了?”


吳若謙歎息,“是後來瘟疫快結束時染得病,未救得回來。”


秦纓麵色沉重起來,“您可還記得那人名諱?”


“似乎……是個叫什麽多壽的。”


吳若謙深吸口氣,又從秋日說至凜冬,末了道:“入了臘月,豐州之困才算徹底解了,你不知那城外多少骸骨,光燒死去兵將的屍首,便燒了足足七天七夜,當時也是怕來年瘟疫又反複……”


秦纓邊聽邊寫,比陸守仁前次給的記述還顯詳細,吳若謙往紙張上看了一眼,無奈道:“我說的這些,隻怕派不上多大用場,你可曾找過嶽仲崎?”


秦纓莞爾,“適才去了,但嶽老太醫今日出城齋醮,不在府中。”


吳若謙失笑,“那老家夥就喜歡酬神論道。”


吳若謙一下午侃侃而談,講話本一般,秦纓寫完最後一筆,眼見天色不早,便告辭道:“我已記下您說的治疫方略,至於醫方,我再拜訪嶽老太醫,時辰不早了,我改日再來聽您講豐州的故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