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他來了,他過來了(1/3)

向缺在翻看的時候,王仙芝眼睛也沒往那飄一下,但當他表情嚴肅,眉頭緊鎖的時候,王仙芝也好奇了起來,黃九郎不知道交過來的到底是什麽東西,能讓他都有點色變了。


向缺把手裏的東西遞了過來,王仙芝看了幾眼,前麵幾頁是一些關於唐大的記載,總得來說卻是比自家兒子閃耀了挺多,不過這些東西當然不值得向缺有什麽天大的反應,當年的缺老板可比唐大要牛氣衝天多了,主要的是後麵的東西,這份資料上寫的是巫門跟鬼子似乎有所勾結。


為什麽說是似乎,是因為所有的記載,都是從推斷中得來的,是黃九郎安插在巫門中的人抽絲剝繭分析出來的,完全都沒有什麽實質性的證據,所謂的證據講究的就是人證和物證,可惜這兩樣全都沒有。


這份資料裏記載的是巫門和鬼子的勾結,主要源於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張獻忠的沉銀。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在川稱帝,建國大西,可惜的是張獻忠的大西國命運很短暫,幾乎沒掀起什麽浪花就亡了,隨之還有不知去往何處的大西寶藏。


那時候川中民間有句民謠叫“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川中府”。


這民謠的意思就是,清兵入關後張獻忠兵敗退出川中時把大西的金銀財寶都藏了起來,為了將來能夠找到藏寶,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為極好,誰發現了這兩樣東西就能找到大西的寶藏。


張獻忠攜帶著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從川中順水南下,在江口鎮老虎灘一帶遭到喘息大江楊展的突襲,穿上的寶藏也隨之沉到了江中,從此就下落不明了。


一晃過去幾百年,在零五年的時候,彭山縣城開引水工程,施工隊在岷江老虎灘上挖鋪管道的時候,挖出了一些銀錠,下麵刻著崇禎十六年八月的字樣,由此判斷出張獻忠的沉船可能是是沉在了此處。


可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