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徒勞無功(2/3)

看,從第二張照片就已經變了,第二張照片是1922年拍的,那說明至少在22年之前,就有人更改了流沙鎮的整體布局。”張宇看到第二張照片後驚呼道。


“再讓大星查一下流沙鎮的鄉鎮誌吧,像這種大的改動,鄉鎮誌應該會記載。”


小劉看著這些老照片忽然想到以前他去查過江源縣的縣誌,那流沙鎮的鄉鎮誌應該也可以查到相關的信息,於是提議道。


大星在那邊聽到便應了下來,說道:“我這還發現一個有點奇怪的點,不知道能不能算是線索。”


他把剛才調查到的,道路綠化項目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就把備份的資料傳到了局裏共用的網盤上。


大夥看著大星傳過來的資料,這些道路綠化的項目數量多得驚人,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城鎮該有的量。


“這些綠化項目倒是從建國時期到現在每年都有,對於一個小鎮來說,數量也未免太多了吧?”濤子看著數量繁多的項目檔案,疑惑道。


“而且這些項目的審批人每年都不一樣,我詢問過主要負責人,說是流沙鎮的土壤比較貧瘠,種植的喬木綠植沒過多久就會枯萎,所以每年綠化項目的數量會比較多。”


聽完大星的解釋,一直沒說話的方誌森開了口:“這些項目裏用的綠植,全都是些容易招陰的喬木,你看看,幾乎都是槐樹、榕樹、柳樹、楊樹,花卉選的也是彼岸花、荼靡花、這種招陰的花卉。花草樹木大量枯萎死去,可能和這個風水格局有關。”


眾人聽了都默不作聲,並不覺得這算什麽線索,甚至有人在內心對他說的話嗤之以鼻。


胡誌彪看了看檔案裏的綠植明細,確實這些年來一直都是用這些品類,但大部分花草並不是尋常的綠化項目會選用的品種。


而且這裏屬於亞熱帶氣候,常年雨水豐沛氣候溫和,喬木樹種都生長得很好,根本不需要每年都移植那麽多新的植物過來。


這時大星上傳了新的資料到網盤,這是一份鄉鎮誌,記載的是1912年到1922年這十年間流沙鎮的重大事件。


隻見資料中顯示,1918年,當地還沿用清末的保甲製度,每個縣以下分區,由區長管理該區域內的大小事務,但是像更改道路規劃和房屋分布位置的大事,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