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1/3)

今天有事外出,所以兩章現在一起更了,大家多多支持。


按照國際慣例,紅票和收藏是一定要求的。


——————————————————————


謝慕華的心已經沉到了穀底,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盡管多了一千年的見識,盡管早已熟知大宋第一次北伐的故事。但這些根本不足以抗衡一代大遼名將!就算他的身邊還有楊家兄弟和以勇悍著稱的孔守正,也是一樣!


謝慕華比人優勝的隻有他多了千年的見識和他熟知的一些曆史而已,但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和這大遼名將相爭,那謝慕華絕對不是他的對手。古人隻是見識弱於謝慕華,卻不代表他們比謝慕華笨。


也許再給楊延昭五年時間,讓他在雁門關、幽燕前線多經曆些戰陣,他就可以和耶律斜軫一較長短。但是現在不行,從始至終他們都被耶律斜軫玩弄於股掌之間。


那一隊打著青旗在收容耶律學古的殘兵的,的確是南院的皮室軍。這一點絕對不會錯,但是統軍的不是耶律斜軫。


耶律斜軫製造了種種假象,讓宋軍以為他帶領五千皮室軍要和耶律學古的三千部族軍一起夾擊。雖然孔守正、楊延昭已經不斷派出斥候偵查得勝口遼軍的動向,但是那五千皮室軍是貨真價實的從得勝口向青沙河方向行動,隻不過耶律斜軫早已帶了一小隊人快馬加鞭趕去清河北岸。


在耶律奚底執意要出戰之時,耶律斜軫就竭力勸阻。但是耶律奚底一意孤行,斜軫無可奈何,畢竟耶律奚底是北院大王,與他平起平坐,根本不歸他管轄。斜軫隻得告訴耶律奚底:“若是出戰失利,就去清河北岸!”


清河北岸位於幽州以南二百裏,這兒遠遠的避開了宋朝大軍。趙光義心高氣傲,以為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壓根就沒把耶律奚底這萬餘遼軍放在眼裏,沒有分兵追擊,自顧自帶領大軍圍攻幽州。


耶律斜軫趕到清河北岸,並沒有責怪任何人。隻告訴乙室王撒合:“想給蕭統倬報仇的話,乙室部的人馬就交給我!”


遼國騎兵甲於天下,最擅長的就是機動作戰、長途奔襲。從清河北岸到青沙河,二百多裏的路程,耶律斜軫帶著乙室部的六千騎兵巧妙的兜了個圈子,繞到謝慕華的身後。就埋伏在崔彥進的一萬大軍和兩萬先鋒軍之間。


耶律學古用部族軍吸引了宋軍弓弩,那五千皮室軍用收容殘兵的辦法誘使楊延昭做出進攻的部署,而耶律斜軫就算準時機殺出來……


這乙室部的遼軍雖然是先鋒軍的手下敗將,但是蕭統倬的死卻是激發了他們的鬥誌。這六千騎兵個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直撲宋軍。現在,無論楊延昭做出什麽樣的部署,都已經晚了……


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刻,亂不得!


趙德昭、傅潛早已沒了主意,孔守正就是一個莽夫,隻顧著目瞪口呆……


謝慕華大喝一聲:“後隊變前隊,弓箭手自由射擊……”


楊延昭如夢方醒,這一仗對他的打擊太大了,從小到大,人人都誇他是七兄弟裏最有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