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楊家?烏族?(1/4)

羊苴咩城就在前方,這裏大軍雲集,段肅順將大宋的這些官員都請了來,又叫上大理國的文武百官作陪。這裏有菜,但是沒有酒,羊苴咩城裏還有兩萬多烏族大軍,要是半夜來個偷襲,隻怕也不好,楊延彬臨赴宴之前還特意巡查了營地,安排了崗哨。


一頓飯,大家都吃得頗為辛苦,大理人也好,大宋人也好,心裏都轉著自己的念頭,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頓各懷鬼胎的飯,段肅順將大宋諸位大臣都留了下來,自己身邊隻留下常睿冬一人而已。


這一番話提起來頗為輕鬆,謝慕華隻是一口咬定要大理國開放互市,然後每年進貢一批好馬即可。大宋的軍隊就留下三萬為大理國守土。段肅順居然沒有反對,一口就答應下來,倒叫謝慕華有些意外,從來談事情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遇到個不還價的主兒,還真有些不適應。


待到這群大宋的官員離開之後,段語靈才被叫進了段肅順的大帳。


“父皇,要是如此一來,大宋豈不是等於將大理國並入版圖麽?”段語靈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段肅順居然一口就答應下來。


段肅順歎道:“其實大理段氏能夠得國已經是就已經是萬幸了,這些年來,白族和烏族互相爭鬥,高楊兩家蠢蠢欲動。難道你真以為大理國的這個皇帝就真的是皇帝了嗎?當初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一代人傑。在大渡河畔以玉斧一劃,稱大渡河外不是宋土。其實南方諸國都已經被趙匡胤平定,他又怎麽不想連大理國一起拿下呢?”


段語靈說道:“他不是不想取大理,而是他北有漢國,還有大遼,幽燕之地也未能取回。無暇攻打大理罷了!”


段肅順接口道:“你能這麽想就對了,他是無暇,並不是沒有能力攻下大理。大理國小,若是養得兵多,光是軍餉就得讓曆代皇帝犯難。可是咱們大理信奉佛法,百姓除了給段氏納稅,也要給其他諸侯交稅,迫得太急,咱們就和當年的楊氏沒有區別了。可是若不養兵,吐蕃、大宋,我們哪個都不是對手?早晚還是被人吞並。吐蕃自己內亂不已,四大王係互相爭鬥不休。反觀大宋就不同,朝政開明,文有趙普、謝慕華等一幹大臣,武有一群能征善戰之將,還有千錘百煉的精兵。你看看大瞿越國,黎桓何等囂張,還不是被大宋輕而易舉的拿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