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抬棺告狀(1/3)

江寧府衙的門口熱鬧的不得了,看熱鬧的老百姓裏三層外三層圍得謝慕華差點都擠不進去。開道的衙役和禁軍拚了老命從人縫裏擠出一條路,謝慕華滿頭大汗的和張詠擠到了人群中,這一看,忍不住暗歎一聲:“晦氣!”


府衙門口十來個人,一身縞素,坐在地上,手扶著兩口棺材,哭哭啼啼,不住喊冤。為首一個老漢,滿臉皺紋,看年紀至少也有五十歲了,卻哭得撕心裂肺,時不時以首撞棺,砰砰有聲。


張詠急忙走了過去,扶著那位老人,輕聲問道:“老丈,你有何冤情要訴?”


那老漢回過頭來,看到張詠和謝慕華都穿著朝廷的官服,不用問也知道是高官,就像是看到了大救星,一把抓住了張詠的袍子,號啕大哭起來。謝慕華心中詫異,看到圍觀的老百姓不下千人之多,索性對衙役們叫道:“把本官的公案都給搬出來,今天就在這兒審案了!”


衙役們答應一聲,手忙腳亂的跑了進去。江寧府的老百姓卻樂開了懷,這位謝大人自從來了江寧府就沒少了話題。先斷了玉石案,跟著謝大人的夫人女扮男裝打殺日本人的威風,又將盜匪扒皮實草……如今就要在路上審案,如何不叫人驚異?難怪謝大人是從大秦回來的,行事作風就是與眾不同。


衙役們在路上擺好了公堂,將圍觀的老百姓攔好了。謝慕華揮了揮手:“肅靜!”這些老百姓倒也聽話,一會兒功夫就安靜了下來。謝慕華微笑著對那老漢說道:“我就是江寧知州,有什麽冤屈,你就說好了。本官給你做主!”


那老漢擦了把眼淚,鬆開了張詠的袍子,跪倒在謝慕華的麵前,哭訴道:“小人是揚州大儀鎮人氏。這棺材裏便是我的兒子和兒媳了……”


原來這老漢姓王,他的兒子王秀才是揚州大儀鎮有名的才子,年紀輕輕就已經考上了秀才。四鄉八裏都說王秀才早晚是進士及第,王秀才心高氣傲,加上自小在揚州大儀鎮長大,連江寧府都幾乎沒有來過,隻當自己十六歲便考中秀才已經是人中龍鳳了,於是去年貢舉考試的時候,便意氣風發的來江寧府考舉人,卻沒有想到名落孫山,考不上舉人……


謝慕華聽到這兒不由暗歎一聲,如今這位王秀才長什麽樣自然是不方便看了,但是自己去年還曾經在貢舉考試的時候,見過那些學子,那位王秀才或許當時和自己還有一麵之緣,現在卻已經魂歸地府,人和人之間的緣分有時候就是這麽奇怪。十六歲考上秀才的確不容易,但是並不代表著將來就一定能考上舉人進士……傷仲永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就算後世,初中升高中的第一名,有多少在高考的時候還是第一名?難哦!


那老漢接著說道:“家中人都以為憑著兒子的本事,考取舉人應該是不在話下,所以算好了時日,就準備給兒子接風洗塵……”


王秀才沒有考中舉人,簡直覺得沒臉見人,在江寧府放榜之後,又足足多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