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1/4)

“你留在西北,不要回來!”


還躺在病榻上的石保慶接到父親石守信的家書,開頭第一句話就是上邊那一句。石保慶低聲吩咐所有在房間裏伺候著的人都出去,穿著一身月白小衣的石保慶,將薄薄的被子往上拉了拉,蓋住了身上的傷口。這傷口已經結疤了,卻還在隱隱發.癢,讓他十分難受。似乎這樣蓋住了才能將麻癢止住。


紙窗並不能擋住陽光的照射,卻可以把熾熱的溫度擋在窗外,投過紙窗的格子,一格格的日光落在石保慶的身上,這位未來的西北封疆大吏側了個身,借著透過紙窗的陽光,默默的看著父親寫來的信。


任何成功人士都絕對不是笨蛋。石守信作為當初擁立趙匡胤登基為帝的開國大將,自然不是個笨蛋。對於兒子在西北遇刺的事情。石守信有足夠的耳目將裏邊的內情查的清清楚楚。石守信的心已經冷了。石家為趙家已經做的夠多的了。難道還要賠進去一個兒子才行嗎?石保慶是他最看好的兒子,光大石家一門,就看這個兒子的了。現在,趙德昭居然為了要鏟除謝慕華,犧牲掉他的兒子。


國家也好,忠君也好,做人,首先敵不過的就是人倫二字。孝道,父母對兒女的寵愛,這是不受任何規則約束的,從有了人開始,這些東西就已經開始存在了。所以,石守信在皇帝和兒子之間,選擇了兒子。這一封家書,石守信通過特別的途徑一直送到懷州兒子的手中。


石保慶輕輕的歎了口氣,這封信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石守信在信中說的很明白。當初,石守信的確是為了從龍之功,而擁戴趙匡胤登基為帝。但是這一群武將都失算了。他們沒有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成為封疆大吏,成為一方藩鎮,而是被趙普和趙匡胤輕輕鬆鬆的“杯酒釋兵權”,成為了沒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趙匡胤對禁軍的改革,就是消弱這些大將們在軍中的影響。


行,沒問題,配合皇帝還不行嗎?石守信第一個就卸了兵權,安安穩穩的當富家翁去了。要不是趙光義討伐北漢,石守信他們還不可能重新掌兵。但是掌的兵,也是皇帝直屬的禁軍,跟自己當初一手一腳帶出來的軍隊,早已經不可同日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