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童年時(1/3)

就在這一對身世離奇的姐弟在談論著可能顛覆趙家政權的兩個人的時候,蕭太後也正在遼國的太後寢宮裏對著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和韓德讓歎著氣。


“南院大王,不日你就要返回南京了。南線想必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戰事發生。不過南院大王也不可放鬆警惕,南人多貪財。咱們要舍得金銀多多收買,無論是官員還是禁軍,盡量多拿到一些有用的情報。宋遼不兩立,一場大戰遲早難以避免,總是要先做好了準備。宋人在幽燕一帶的守將李繼隆是個人才,你不要輕敵!”年輕的蕭太後,斜倚在寬大的軟榻上,身上披著一件薄薄的毛裘,儀態萬千,嫵媚動人!


斜軫心中一懍,急忙點頭答應了。蕭太後的眼光悠悠的轉到休哥的身上:“北院大王,我並不擔心你,有你坐鎮北院,國內應該無事。不過我那個侄女,實在是讓人頭疼的很。居然跟謝慕華混在一起,到現在還不回來……”


耶律休哥急忙答道:“太後放心,公主殿下知道輕重,她隻是小孩子脾氣,玩膩了自然就會回來陪伴太後!”


蕭太後淡淡一笑,沒有說破,這個侄女也是個玲瓏心竅,她不回來,必然是有所圖謀,一旦她要是想回來的,又有什麽人能攔得住她?隻要這丫頭跟謝慕華沒有男女之私就行了。遼國經曆了平定楚王叛亂的內戰之後,元氣傷了不少,雖說皇帝直屬的皮室軍幾乎沒有什麽損失,可那些藩王手下的軍隊也是大遼國的戰士,死的、傷的、不敢再露麵的、淪落為馬賊的……數都數不清楚。


“她若是什麽時候想回來,休哥你就安排人手接應一下好了。雁門關那裏,我們暫時不要碰!”蕭太後思索了一會說道。


眼前這三個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一聽就明白了蕭太後的意思。現在宋人之中,謝慕華和皇帝鬧的非常不開心。皇帝擔心謝慕華功高震主,有了異心。而謝慕華被皇帝處處掣肘,實在是憋了一肚子邪火。本來已經有了裂痕的君臣關係,遼國人可不會傻到用自己強大的外力幫助這對君臣暫時摒棄前嫌,共同對外。他們選擇在雁門關一帶退讓,就是為了給謝慕華和趙德昭之間留下足夠的衝突空間。


韓德讓緩緩的說道:“謝慕華占據一地,對抗中樞,無論是從軍力、財力、人才的儲備、後勤的供應,謝慕華都要遜於中樞。他和趙德昭之間的爭鬥,從明麵上來看,謝慕華是完全處於下風。但是這些年來,我們大遼國從來沒有放鬆對謝慕華的觀察。這個人,若是沒有把握,他就算是忍辱偷生也不會和皇帝撕破臉。現在看起來,謝慕華似乎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難道他就這麽自信可以和趙德昭對抗,並且取得最終的勝利?”


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其實也有同樣的疑問,三雙目光都聚焦在蕭太後的身上。這位大遼國最美麗的皇太後輕聲一笑:“我不是神仙,隻能推測而已。宋人,朝廷裏有三股力量。當初擁戴趙德昭即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