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235章 萬全之策(1/5)

幾天以後,李恪終於決定,開堂審理水鬼一案。刺史府開出榜文,全州轟動,街頭巷尾都炸開了鍋,百姓們奔走相告——為禍襄州數十年的水鬼,終於被一舉擊潰了!


開審當天,李恪力邀秦慕白這個武官,前來從堂旁審。為了以示公正,李恪允許了一百名仕紳與百姓的代表,入堂旁聽審案過程。但是,另有上萬名百姓將刺史府圍了個水泄不通,張燈結彩歡呼如潮。不得已,隻得出動了上千名王府親兵維護治安。


開堂前的一個時辰,秦慕白就帶著龐飛與一批百騎衛士,到了刺史府,與李恪私下商議一些細節,準備上堂開審。


心細如發的李恪,想到了一個問題,私下對秦慕白說道:“慕白,張同就不必一同審理了吧?”


秦慕白知道他的意思。張同,此前也是百騎之一,跟隨秦慕白一起來了襄州後,卻被水鬼結為內應。如果公開審理,勢必壞了百騎的名聲。對秦慕白多少有點影響這是一定的,但最大的麻煩是,會影響到皇家禦率的聲譽。


“你看著辦吧!”秦慕白隻是如此說道。


“哎……”李恪煞是頭疼的閉上眼睛,用拳頭輕輕的敲打自己的額頭,“此前,我做夢都想將這夥人一鍋燴了,一了百了。現在抓住了魁首,擊破了黨羽,我卻感覺比以前更麻煩,更棘手。張同我就不管了,交由你去處置。”


“我明白你的苦衷。”秦慕白點頭,說道,“涉案的人太多了。別的不說,韋囂塵、杜成元,這兩個人就是襄州本地首屈一指的巨宦,多年來說一不二呼風喚雨。在襄州這塊地方,他們的黨羽門生可以說是遍布各個角落。牽一發而動全身哪!——殿下,我提議,這一次我們不妨參照絳州案時皇帝陛下處理善後的方法,打擊魁首,餘者不咎。常言道法不則眾,還是有些道理的。如果真要將所有涉案之人全部抓捕問罪,我估計整個襄州治下的州縣,剩不下幾個官員了。”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李恪濃眉重擰,表情嚴肅的道,“蛇打七寸,沒必要將整條蛇砍成肉醬。剿滅了魁首擊破了核心黨羽,水鬼們便不攻自破了。隻是現在,這魁首似乎都不那麽好收拾。”


“怎麽了?”秦慕白機警的問,“難不成,長安來了消息?”


“如你所料。”李恪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似有一些鬱悶的說道,“昨夜長安來了密使,你猜是誰派來的?”


“我猜不到,還是你說吧!”


“魏王。”李恪說完這二字,眼神凝重的看著秦慕白,“沒想到吧?”


“的確。”秦慕白點頭,“這關魏王何事?”


“原本是不關魏王的事。但是,如果是關太子的事,那也就跟魏王有關了。”李恪說道。


他這話說得有點繞舌,但秦慕白聽出了他話中之意。太子與魏王不睦,為爭儲一事明爭暗奪演得很凶。但凡太子要支持的,魏王便反對;反之,亦然。


長安韋杜,去天五尺,這不是說說就算的。現如今,長安韋家有一女,在宮中得伴君側,便是鼎鼎大名的韋貴妃;杜氏不必說,房謀杜斷,杜如晦一直就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之一。雖說杜如晦英年早逝了,可是這不妨礙長安杜家,仍是大唐首屈一指的名門之一。族內名仕大宦不計其數。杜如晦之子杜荷,就娶了李世民的嫡出之女,城陽公主為妻。


別小看一個嫡出的公主。從某種意義上講,城陽公主的身份,比李恪還要高貴。皇族家宴時的排位,這個皇妹的排位,還在李恪這個三皇子之上。或許杜荷這個駙馬都尉沒什麽實權,為人也比較平庸無能,在政治上沒什麽建樹。可是,一但打起人情攻勢,城陽公主在李世民的眼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