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286章 皇宮之行(1/5)

法門寺的水陸道場,做了半月有餘。上千名和尚梵香頌經日夜不休,法門上空都籠上了一層煙雲,真有點仙佛的意境。光是燃去的香燭,就有好幾車。


怎麽說李佑也曾是個皇子,如今又鍍上了一層金身,披上了佛教聖地的光鮮外衣,仿佛他曾經的邪惡就該被遺忘了。於是,朝廷上下的大臣也大多來燒香祭拜了。安置李佑金身的浮屠塔也有了個別名,被稱為“齊王塔”。與安置釋伽牟尼佛的屠浮塔遙相呼應,倒成了法門寺一景。


不知道李佑在天有靈,會否覺得諷刺。反正秦慕白是覺得,自己若是李佑,幹脆自焚得了,屍身都別留下。常言道一死以謝天下,他這是死了都償不了罪,屍身仍不得安寧。


近些日子,李世民著兵部尚書李勣,忙著調兵譴將,準備派兵前往蘭州鎮戍,增強那裏的軍事力量。眼下,吐蕃進犯的其實主要隻是南方蜀地鬆州一帶,蘭州一帶向來兵馬強盛,又有秦叔寶這樣的大將鎮守,吐蕃人並未多作侵犯,頂多也就是零星的騷擾與偶爾的掠奪。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皇帝借這個機會派兵往駐蘭州,實則是一手放長線釣大魚,放眼於製霸西域的高招。


李世民剛登基的那會兒,北方突厥汗國的頡利趁大唐內亂立足未穩,一舉南下殺了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兵鋒直達長安城下。這口惡氣李世民如何忍得下,幾年忍辱負重勵精圖治之後,終於一舉滅了突厥生擒了頡利。後來,又平複了吐穀渾鎮劾了吐蕃與隴右河套。在對外戰爭上,貞觀大唐從來就不惶多讓,李世民也被諸蠻奉尊於天可汗。


不過,自行平定北方草原之後,休養生息養民撫內的國策,占據了主導。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一批內治能臣開始斬露頭角,並漸漸取得了實權。諸如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人,都是儒仁思想濃厚的人物,一向主張以王道仁政治國,能不打仗就少打仗。而且,休養生息四海呈平,也是當下百姓仕人們的願望。於是乎,貞觀大唐藏兵甲而修學堂,戰爭變得稀少了。


可李世民是個雄心之主。這樣的君主,天生好鬥!拿下突厥,那是報複;平定吐穀渾,根本不過癮;必須要製霸西域降伏吐蕃,方才能讓他的雄心大誌得以安慰!


可是朝堂之上頗多談戰生厭的人物,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到他們的情緒。於是,他將一套製霸西域的方案,不露聲色的慢慢鋪陳了開來。這第一招,就是擴充蘭州都督府!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都不傻,自然也是都看出來了。但他們對皇帝這樣的安排無話可說呀!——吐蕃進犯,蘭州增兵防衛那是理所當然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