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96章 血火天山,白袍無雙(1/5)

高昌王城,剛剛從一場如同地震般的兵亂中歸於安寧,遠方十餘裏處突然烈焰張天,照紅了一方天際。


泥熟啜立於王城城樓之上,眼見此景不禁愕然,令道:“速去打探!”


片刻後信探回報,說唐軍火燒營盤,全軍往北突圍而去!


“你說什麽?”泥熟啜幾乎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信探隻得再次回報了一遍。


“這怎麽可能?”泥熟啜驚愕萬分,暗忖道:唐人素重恩仁信義,主帥被圍命在旦夕,他們不是應該飛蛾撲火一般衝向王城前來援救或是報仇麽?……往北突圍,那裏是連綿高亙的天山和我北庭轄下的胡祿屋部與拔悉密部領地,他們想幹什麽?這實在太反常了!秦叔寶已死,他們已是群龍無首,若是一擁而散的逃命,也該是往南方蒲昌海方向而走,乖乖鑽入吐蕃人設下的埋伏之中吧!


“將軍,現在該怎麽辦?”左右副將也是一頭霧水,問道,“雖然秦叔寶已然誅滅,但我們在高昌王城布下的打草驚蛇之計並沒有將唐軍引來,城外埋伏的五萬主力王師現在都在幹瞪眼,眼睜睜看著唐軍莫名其妙的往北方突圍而去!”


泥熟啜雙眉緊鎖眼神深沉,尋思了片刻後道:“派人去問高昌人,秦叔寶入主王朝都護府後,是誰在外統兵?”


“是……”


隨從走後,泥熟啜悶哼了一聲,暗道:疏忽了!我太過在意那個名揚天下的秦叔寶,而忽略了其他的細節!想必,秦叔寶之所以敢於隻身赴任並在最後慷慨赴義,必是安排好了後事。他不在唐軍大營中,但不代表那裏沒有能人,依舊能夠讓這隻百戰不僥的軍隊保持冷靜與秩序……秦叔寶,我終究還是小看了你。還有現在統率那支唐軍的,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呢?難道,他未卜先知的洞悉了我軍的部署與吐蕃人的意圖?……轉道北上,雖然迂回千裏困難重重,但遠比鑽進高昌或是蒲昌海沿途埋伏圈直接送死要明智得多,這的確是一記戰略戰術上的神來之筆啊!……要麽,是秦叔寶臨終之時參透了這一處玄機,因而派出使者突圍下達了遺命;要麽,目前統領唐軍的那個人,便是個臨危不亂驚才絕豔的將帥之才——不管哪樣,這支唐軍當真可怕,而且值得尊敬與重視!


“報——屬下探得消息,秦叔寶入城之後,城外唐軍交由他的麾下左威衛將軍薛仁貴統領。”


“薛仁貴?”泥熟啜略感迷茫的眨了眨眼睛,“何方人物?”


信探便簡略介紹了一下薛仁貴的情況,但也說不出一個詳細來。


“哦,原來是秦叔寶的心腹愛將,由他兒子秦慕白提拔起來的年輕人。一說本將倒是想起來了,曾聽吐蕃的使者提起過薛仁貴這個人,好像是個勇冠三軍的猛將,一竿方天畫戟無人可擋,一柄虎紋畫眉弓百步穿楊。這個薛仁貴應該是初入戎武還很年輕,除了衝鋒陷陣十分厲害之外,倒是沒聽說他有什麽異常出彩之處。但是奇怪,秦叔寶為什麽沒有將大軍交給身經百戰老道持重的契苾何力,而是交給了這個乳臭未幹的薛仁貴呢?”泥熟啜吟哦道。


左右副將道:“將軍不必理會了。那薛仁貴帶著一旅殘兵敗將胡亂逃命,不知死活的撞向天山和大漠。雖然我們在北方沒有設伏,但那裏環境惡劣處處天險,而且有胡祿屋大將軍統領的胡祿部與拔悉密部的四萬大軍把守要塞。唐軍,這是在自尋死路。”


泥熟啜不置可否依舊在沉思,半晌後悠然道:“這一次的軍事計劃,失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