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1/4)

待魚兒把那幾層布都揭開後,才發現裏頭包著的乃是一塊深灰色看著有些像大理石、呈長方形的石板兒,石板兒上麵似乎還雕刻了些物事。


這瘸腿婆婆先前賣了那麽大的關子、難免讓魚兒心裏的好奇心被撩撥得極濃,心裏對一連被幾層布包著的物事自然也是充滿了期待與好奇,但眼下魚兒一見是塊看著不甚華麗石板兒、心裏難免有些失望,也沒多看那塊石板兒幾眼、而是一臉不解的看向瘸腿婆婆。


瘸腿婆婆把魚兒的失望看在了眼底,但她臉上那份隱隱帶著驕傲的神色卻沒有減退,依舊帶著慈愛的笑容對魚兒說道:“魚兒,你把石板兒拿正了,對著光線仔細的瞧一瞧,你隻要瞧仔細了定會發現它的奇異之處……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石板兒。”


瘸腿婆婆的話重新勾起了魚兒的好奇心,讓她連忙按著瘸腿婆婆的提示走到了窗邊,把那塊大理石板兒舉到自個兒跟前並擺正,借著從窗戶射進來的微弱光線、仔細的把那塊大理石板打量了一遍。


這塊大理石板就是再珍貴也改變不了它的本質是一塊石頭,因此魚兒心裏雖然好奇、但卻是帶著漫不經心的神情打量石板,可當她借著光線把大理石板上刻著的物事瞧清楚後,臉上逐漸浮上震驚的神色……


隻見魚兒一把位置擺對,那塊原本平淡無奇的大理石板上頓時便暗影浮雕,那些或淺或深的暗影慢慢的組成一副畫兒,魚兒定睛一看、便看清石板上麵雕著一個頭戴花鬥笠、身穿短衫肥褲的惠安女,那惠安女身形高挑、肩膀上挑著一根扁擔兒,扁擔兩旁掛著兩個魚簍,身後是一片海景與落日……


這副景象雖然隻有黑白兩色,但看在魚兒眼裏卻比那用了多種色彩的畫兒還要栩栩如生,尤其是惠安女臉上那抹滿載而歸的滿足感,更是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仿若是一個活脫脫的真人站在眼前般。


若是魚兒眼下看的是一幅畫、或者是一幅繡品,那魚兒絕不會為此而感到震驚,可她眼下看的卻是一幅影畫,一幅在光滑的石板麵上、一鑿一鑿敲打出來的影畫!光是想著這畫兒是用粗大的鑿子一下下鑿出來的,魚兒就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魚兒之所以會因這幅小小的影畫而感到震撼,乃是因為她曾經無意中得知影畫的做法,知道這小小的一幅影畫得費上許多心思才能雕刻出來,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借鑒了先進的工具,雕鑿出一幅影畫用的心力和功夫,也絕不是畫一幅畫兒或繡一幅繡品可比的。


魚兒知道所謂的“影畫”也被稱作“影雕”,一般采用墨玉、山西黑等純色石材來製作。但這些石材卻不是一尋來就能用的,在現代這些石材得經過水磨拋光才能用。


而在古代因技術所限,影雕師傅隻能把尋到的石材先放在流動的溪水裏,讓石材長期被溪水衝刷出光滑的一麵來,以此來達到拋光石麵的效果,也隻有世麵被衝刷得光滑了,才能用來雕鑿影畫兒。


這石材洗刷光滑了,影雕師傅才會在磨光的那一麵上、把要雕琢的圖像輪廓描繪出來,根據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製的針一樣細小合金鋼頭工具或是古代的鑿子,通過運用腕力調節針點疏密粗細、深淺和虛線變化來表現圖像。


這影畫既有攝影光學同等藝術效果、又能體現繪畫筆觸技法,獨具藝術神韻。雕鑿出來的效果一點都不比畫畫的效果差,甚至比傳統繪畫更加別有一番風味,並且影畫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惠安的影畫克服了圖畫放的年頭久了、會發黃褪色的缺點,影畫兒因采用的材料是石材、所以可以永久保存,加上雕鑿出一副影畫十分費時、費力和費人,因此上好的影畫不僅在現代十分珍貴,在北宋也同樣是一金難求。


魚兒沒穿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