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日子火起來了(1/4)

紫菜出苗後再長個大約兩個月,就可以進行第一次采割了。這第一次采割下來的紫菜一般被稱作“頭水紫菜”,算是同一種紫菜裏頭品質最好的紫菜了,且這“頭水紫菜”往往能賣到較高的價錢,反之二、三水紫菜的價錢則會低上一些。


而紫菜為何會有“頭水”、“二水”、“三水”之別呢?


原來這紫菜不但生長周期短,且還可以不斷的進行采割———采割下頭水紫菜後,之後每隔二十天左右就能進行第二、三次采割,且一般早上采割較為合適。


因此這紫菜一成熟到能夠采割,楊家一家人就都十分興奮和躍躍欲試,更是都爭著要幫忙采割養在海灘上的紫菜,畢竟采割養在海灘上的紫菜沒有什麽難度,大家夥兒都能勝任。


不過雖然這采紫菜沒什麽難度,但臨采前魚兒還是把自己從前世帶來的知識告訴了大家,讓大家一律采取“拔收”的方法,且一定要“拔大留小”,這樣才能有利於紫菜繼續增加產量。


不過即便是在現代,養殖紫菜也不是一項一本萬利的買賣、多少都存有一定的風險,魚兒大體知道在采苗、養成期間,常見的敵害有:矽藻、滸苔、野鴨、魚類、油汙等。


雖然這些敵害有些在北宋不存在,但一些天然敵害卻還是有的,因此養殖期間魚兒倒也在這幾方麵多費了些心思,能避免的敵害盡量避免,不能避免的也隻能順其自然、盡量把損失控製在最低。


因此魚兒帶領楊家種的紫菜說到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可抗拒的風險,不過排除那些風險、去掉一些損失後,楊家種的紫菜依然給他們帶來了一筆不少的收入,讓楊家邁了個大步子、提前進入了小康。


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結果,最大的原因乃是紫菜在北宋屬稀罕物,因此哪怕楊家的收成比魚兒預期的還要少上許多,那些紫菜也足以替楊家掙回一筆數目不小的銀子了。


而楊家第一年既然賺了個滿盆缽,那第二年自然是要再接再厲的養紫菜了,畢竟楊家還是第一次找到一個賺錢賺得這麽快的路子,自是要好好的加以利用。


不過此後楊家也多了一個煩惱———必須想方設法的低調行事、以及低調的養紫菜,用盡各種方法掩蓋自家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