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5)

一個月的支教活動正式開始。


喬綿跟隔壁班一個女同學一塊去往綿亦村, 同行的還有係裏的一位年紀稍長的教授, 四十來歲,還算年輕。


他們在路上就花了兩天的時間, 坐飛機, 再轉車,前一天早上出發, 第二天夜裏才到。


這兒條件確實不大好,但也沒那麽不好, 通水也通了電。


小學裏的校長特意把家裏的風扇送過來給喬綿他們用, 村民們待他們也很好。


村裏的學生多是留守兒童,年齡參差不齊,教師和場地的限製,孩子們都經常擠在一個教室上課。他們的教學進度不一樣, 有時喬綿這邊教著年紀小一點的孩子, 另一邊還得顧著年紀稍微大一點的。


雖然累了點,但喬綿覺得特別有意義。


而且現在本該是盡情玩耍的暑假, 校長也沒有強製性要求孩子們必須過來上課, 但這些孩子每天準時坐在教室裏, 一個都沒有落下。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 早出晚歸, 很充實。


要離開的前一天,喬綿去找了小學的校長,詢問她爸爸以前的事。


校長得知喬綿是喬樺的女兒,很意外, 也很激動,找出兩張泛黃的黑白照片,交給喬綿。


照片裏,是她爸爸年輕時候的模樣,站在小學門口的牌匾前,眉目微揚。


時光如梭,如今校門那塊牌匾已經換了樣,不再是當年那破舊的模樣。


而照片裏的人,也已經不在了。


喬綿聽校長講了許多過去的事情,她把每一件事都深刻地記在心裏,然後拿手機拍了那兩張照片,當做留念。


第二天,她帶著這一個月的回憶,還有孩子們滿滿的不舍,同教授還有同學一塊離去。


綿亦村離A市不遠,喬綿獨自回程,坐了一天的大巴,累得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


晚上八九點時,她終於到了A市客運中心。


喬綿從大巴上取出行李箱,背著雙肩包走出客運中心。


許久沒回來,這兒的空氣,迎麵撲來,都是熟悉的味道。


天色已黑,外麵人來人往,馬路邊的燈火明亮。


在數不盡的人流之中,喬綿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許邊牧。


那樣顯眼,那樣身姿挺拔。


喬綿穿過擁擠的人群,略費勁地走到許邊牧麵前,眼裏忍不住閃起淚花。


一個月啊,可算是見著了。


她太想他了。


綿亦村信號不好,無法視頻,隻能偶爾打打電話。她和他,算是真的整整一個月沒有見麵了。


本以為久別重逢都會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沒想到許邊牧黑白分明的眼眸仔仔細細地端詳著麵前的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