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1/2)

一個人如果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很少會有人把這種行為歸結為勇敢,更多的人怕是會貼上不自量的標簽。


當然不能說馮曉剛不自量,事實上,《一九四二》拍的還是不錯的,至少和同期大多數的國產電影相比,《一九四二》展現出來的絕對是高質量。


之所以票房一般,不受觀眾的追捧,原因也是多方麵的,首先是政治色彩太濃,馮曉剛的《一九四二》在號稱災難片的同時,也號稱是曆史劇,但他在曆史還原和曆史闡釋的時候,明顯帶有很濃的政治色彩。


比如在解釋《大公報》被停刊三天的事件時,馮曉剛的解釋是因為該社論報道了河.南的大饑荒。但同樣報道災情的重.慶《新華日報》,卻在《大公報》被停刊這段時間裏,發表報道河.南饑荒的新聞多達40餘篇。


且據曾任國.民政府中央宣傳部部長王世傑1943年2月4日的日記披露,《大公報》被停刊的原因是:“《大公報》因指摘限製物價之失敗,受停刊三日之處分。”


馮曉剛將兩段同時,但不相幹的曆史聯係起來,其主旨在於政治的批評。不惜以扭曲事實為代價,抨擊國民.黨.政權,目的在於獲取政治上的加分。


所以叫好聲中,不乏政府的支持為效,不叫座的局麵,也不免懂曆史的良知者的歎息之聲。


其次,就技術上來說,過於渲染血腥的場麵,影片一開始就在槍聲和血影中開展,中間又夾雜大量的血腥、殘暴的內容,比如白修德拍攝河.南災情的一段,多次複現了狗吃死人的鏡頭。


中國內地的影片一向沒有明確的分級製度,所以導演們往往喜歡鑽這個空子,用血腥渲染悲情,從而博得觀眾的眼球,但這個策略隻適合在平時的環境下使用。


《一九四二》這部影片上映在“賀歲檔”時期,過分血腥的場麵,在對觀眾沒有絲毫心理預示的情況下突然闖入、屢次闖入,對於觀眾的接受底線來說,顯然形成了一個挑戰。


所以,馮曉剛用血腥場麵渲染所帶來的叫好雖然如故,但挑戰觀眾們心理底線的後果,必然是失去票房。


再次,從結構上說,徹底的悲劇令影片失去觀眾群,電影和小說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小說的篇目長,小說可以通過文字的渲染突出悲劇,讓人在閱讀之餘產生反思。


但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短則一個小時,長則三個小時。要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為觀眾密集展示一個巨大的家破人亡的悲劇,無疑是非常失策的。


所以在對完全悲劇的原著進行改編的時候,大多數的電影導演都會對情節進行一些改編,不把悲劇做徹底,讓結局有一些希望。


例如餘華的小說《活著》,本來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家珍也死、苦根也死、二喜也死,隻有福貴和黃牛活著。


但張儀謀在電影改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