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著心如死灰的殷素素下山去了。
這是武當山的家事。
況且蘇信也覺得張翠山配不上殷素素。
他也就沒管。
他隻是答應殷素素一定會盡心治好張無忌身上玄冥神掌之傷,讓她安心。
殷素素在武當山下一直等到張無忌痊愈的消息才跟著殷野王返回天鷹教,臨走時,她還把當初上山時住的那間客棧給燒成了灰燼。
客棧老板一家七口都被她殺了個一幹二淨。
倒是恢複了一些當初視人命如草芥的天鷹教殷大小姐的風采。
之後蘇信又在武當山上待了十天,在這十天裏,張三豐也信守諾言,與蘇信仔細分說了他踏入十二重樓天地之橋之後的感悟與經驗。
這些感悟跟經驗對於蘇信來說彌足珍貴。
他這一路修煉。
都隻是一個孤家寡人,到張三豐的這次深談,才算是遇到了第一個同道。
跟張三豐的這番深入的交談之後,蘇信才知道,為何以張三豐這樣的武道天賦,足足花去了十五年才踏出第一步,又十五年才隻走過了三重。
十二重樓又叫天地之橋。
武道上的修為到了他這個層次,隻是單靠積攢內力,已經無法再引起質變。
內力的加深固然會增加實力,但是卻無法踏上十二重樓。
一名武者想要踏上這一條由凡俗變成超凡的通天之路,必須要在感悟天地萬物當中凝結出獨屬於自己的武道意誌,將其烙印在天地當中。
所以,任何一名武者,在這條道路上留下的每一步,都是隻屬於他自己的腳印,其他的武者隻能夠參考而不無法複製。
張三豐用以凝聚自己武道真意的武功並不是他此時正在創製的那門‘太極功’。
太極功隻是他傳之後代的武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