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4)

季瑜走後, 郭嬈一個人在外麵呆了很久, 傍晚時才回到靜水庵。沐浴後洗盡一身疲倦, 出來時發現黃鶯正坐在桌子旁, 手裏拿著一束山茶。


黃鶯見她出來, 起身將花遞給她, 笑著道:“這是送你的山茶,現在時辰也不早了, 你早些休息吧。”


她似乎有些疲憊, 郭嬈不好多問, 淺淺點頭:“你也是, 謝謝你的花,我很喜歡。”


黃鶯走後,郭嬈將花插在一個青釉瓶裏,要上床休息時, 不經意瞥到一旁小幾上的一個白玉小瓷瓶。


那是一瓶上好的金創藥,是季瑜看見她滿是傷口的雙手時送給她的。


與此同時, 京城國公府, 鬆風堂。


張嬤嬤走進小佛堂,看著跪在佛龕前誦經念佛的人, 開口:“老夫人, 晚膳時間到了。”


老夫人睜開眼, 放下佛經,張嬤嬤立即過去扶起她。走到正房,老夫人按了按額角, 疲憊道:“晚膳待會兒再上,我有些乏了,你先給我揉揉肩吧。”


張嬤嬤應“是”,繞到榻後,替她不輕不重地捏起來。


看榻上的人假寐時都皺著眉頭不安穩,張嬤嬤歎了口氣:“老夫人,兒孫自有兒孫福,雖然國公爺無心於朝堂,但不是還有世子嗎?世子文韜武略,長相又出眾,多少大家閨秀都等著嫁進國公府呢!”


一聽到國公爺,老夫人睜開眼,語氣帶怒:“那不爭氣的,提他作甚!”


而後又欣慰地笑起來,儼然兩副不同的模樣,“他做過唯一一件讓我稱心的事就是和素芳成親,有了琅兒。如今國公府的榮耀就全在琅兒身上了,琅兒也果然沒讓我失望,這幾年越發的爭氣了。”


說著麵色又難看起來,胸膛起伏,“隻可惜我那傻侄兒,被個狐狸媚子蒙了眼,竟然如此護著靖王,反去給太子難堪!要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該助他登基!”


張嬤嬤見她怒氣愈發沉重,忙給她倒了杯茶,替她順氣,開口安慰道:“老夫人,皇上再怎麽護著那霍貴妃,但總有去的一天。這些年皇上活得越發像當年的先皇,癡迷於煉丹,沉溺酒色,早就掏空了身子,怕是也沒幾年了。隻要太子懂得忍耐,收絡人心,待皇上一死,太子登基,那霍貴妃還能翻天了不成?”


老夫人拿起茶喝了一口,熱流下肚,她的怒氣稍有平息。


當初她會選這個侄子登基不過是因為看他性子善良軟懦好拿捏,她當時雖下嫁魏地,但依舊對京城了如指掌。先皇駕崩之際,若不是她說動季夏帶兵回京,打壓各路藩王,她這庸弱的侄子說不定是被殺還是在冷宮哪個旮旯角落。


她歎了口氣,但也正是因為侄子心軟懦弱,她才選擇擁立他,若當時是其他侄子登基,恐怕第一個鎮壓的就是手握大權的季夏,哪裏還會大加封賞。


畢竟季夏獨占魏地,功高震主,這樣怎麽會有好下場?


凡事有利亦有弊,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忽而又想起郭嬈,她問道:“靜水庵那邊傳來什麽消息沒有?”


張嬤嬤道:“黃鶯前幾日送的信說郭姑娘還是寧願吃苦也不吭聲。”


老夫人冷笑:“倒是小看她了。如今她也快十五了,及笄生辰之時一定要讓她入宮,不能再耽擱。告訴黃鶯,若她還是死不吭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