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4章 雨澤何日及(三)(1/3)

與王雱和呂惠卿又說了兩句,韓岡返身回到閣門中。


無視同在閣門中等待入對的同伴們探索的目光,韓岡坐下裏沉思起來。從王雱那邊,他稍稍了解到鄭俠這個人,想不到竟然是王安石的弟子。由於不可支持新法,而被貶在安上門做監門官。


這就是王安石的錯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既然不肯合作,遠遠地請出去就好了。即便不死心的想起用,也該安排一個清閑自在的差事,怎麽讓他坐了一個監門官?以為他是侯贏嗎?最後好端端的師徒情分變成了仇家,韓岡也隻能搖頭。


鄭俠不為權勢所動,甘居陋巷而不移,從人品上,無可指摘。但這等人也是最麻煩的,固執、堅定、認為自己堅持的都是對的,自己反對的都是錯的。同時因為他們的品德高尚,也讓外人覺得他們主張的觀念也同樣有理。舊黨的聲勢,現在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他們所張揚起來的。


舊黨之中,有因為利益而對新法恨之入骨的,也有鄭俠……甚至程顥、程頤這等為理念而反對的。後者清正廉潔的名聲,反過來就給前者鍍上一層金,好像文彥博、馮京之輩,也跟鄭俠他們一樣幹幹淨淨、清廉潔白。其實呢……根本不是一回事。


想到要跟正人君子一較高下,韓岡也覺得很頭疼,這等事太麻煩了,反而是打文彥博的老臉還輕鬆一點。


正暗自歎氣的時候,一名班直走了進來。他在門內站定,高聲道:“右正言兼集賢校理、權發遣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韓岡何在?”


韓岡立刻站起身:“韓岡在。”


“陛下有詔,著韓岡越次入對!”


“臣遵旨。”


從入覲的順序上看,韓岡絕不會是閣中的第一位。但天子讓他越次,當然無人敢有異議。


出了閣門,韓岡隨著來通傳的班直往延和殿去。他並不擔心鄭俠的流民圖能起什麽作用。流民圖又怎麽樣,那都是他玩剩下的手段。


當年渭河荒田一頃和萬頃之爭是怎麽解決的?沙盤又是誰獻的?鄭俠獻流民圖,與他獻沙盤明古渭地理,都是為了更直白的向天子證明自己的正確。


要說應對,他有的是底氣。


……………………


延和殿。


王安石此事還留在殿中,正為自己而辯護,“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陛下即位以來,累年豐稔,今旱暵雖逢,但當益修人事,以應天災。”


‘禹水九年,湯旱七年,而民無饑色,道無乞人!’


賈誼的一番話,就在趙頊嘴邊沒說出口,他不想與自己的宰相發生爭執。但王安石現在所說的一切,在趙頊耳中,都成了強辯。王安石說了一通還不夠,還讓自己招韓岡來相問,但想想鄭俠的話,‘十日不雨,乞斬於宣德門外。’這命都賭上了,趙頊如何還能不信?!


趙頊想不到他辛辛苦苦這麽些年,本以為百姓豐足,國家強盛,而在西北邊境上的成功,也的確證明了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