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45章 成事百千擾(下)(1/4)

“想不到韓岡連龍骨、船肋都知道,他還真是關西人嗎?”呂惠卿回頭對弟弟呂升卿笑了一聲,回頭再問趁著夜色,來府中報信的軍器監丞:“用鋼鑄龍骨僅僅是貴嗎?”


“不僅是貴,而且也沒那麽多好鋼,磁州一年也不過那點分量。大爐作也沒有這個能耐。龍骨、船肋耗用的鋼料實在太多了。”白彰的口氣很確定:“下官雖然沒見識過如何造船,但總算見識過修船。幾年前朝廷重修,就用了軍器監的人。”


“修禦舟?是黃懷信主持的吧?”呂升卿對此還有些印象,“當時是將禦舟拖到金明池邊叫大澳的池子裏,把船用木樁架離了水,在架子上修船。後周顯德年間的辟金明池時就造的觀水軍交戰的禦舟,一百多年了,這還是第一次修,換了多少朽爛的船板下來。”呂升卿嘖嘖著嘴,“除了裏麵的架子,幾乎都換了,跟打造新的一樣費時費工。”


“說書說得是。修船的鐵釘全都是小金作打造的,當時還沒軍器監呢,下官也還在三司胄案衙門裏聽候差遣。”


軍器監成立之前,下麵的作坊主要都屬於三司胄案,不過現在胄案已經給撤銷,統管軍器製造的就隻有軍器監一家。這其實就是呂惠卿一手推動的。


白彰繼續向呂家兩兄弟介紹道:“龍骨、船肋就像房子的大梁、椽子,用得材料決不能節省,好歹要幾千斤鋼料。一柄斬馬刀也隻要二兩鋼,一艘鐵船的龍骨和船肋如果都用上鋼料,幾乎是斬馬刀局半年的花銷!”


白彰聽說了韓岡要用鋼料鑄龍骨就哈哈大笑了一場,現在在參政府中提及此事時,依然忍不住要笑,“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韓舍人實在太心急了,三五艘鐵船就用掉天下武備一年的鋼料,桑家瓦子變戲法的張寶兒能無中生有、望空采花。韓舍人如果當真要用鋼料來造船,下官就隻能去求張寶兒了。”


“韓岡說用鐵直接鑄船不行,當真是不行嗎?”


“如果想要一次鑄成,注定造不了大船,幾千斤的鐵佛鐵鍾鐵鼎好鑄,十幾萬斤的船那可誰都沒辦法。下官也打聽了,鳳翔斜穀船場,一艘六百料、七百料的綱船,所用的木料就要上萬斤。換成鐵,三五萬斤少不了的,再大一點的船,那就要十萬斤往上了……天下沒人有這本事!”


“蒲津渡【位於今山西永濟】上的鐵牛一頭也有十幾萬斤,怎麽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