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升平(四)(1/3)

直到暮色降臨,韓岡方從宮中出來,趙頊並沒有立刻應允將軍器監中幾個重要的製造局遷到東京城外去的提議。他必須聽取中書的意見。


趙頊的猶豫,不僅僅是擔心板甲、斬馬刀,以及韓岡信誓旦旦會比如今的畜力鍛錘更強三分的水力鍛錘的製造工藝會泄露出去,同時也擔心撤銷官營的水力磨坊、改以鐵器作坊會影響太多人的生計。


蘇頌與韓岡並行而出,搖頭輕歎:“汴河上的官營水磨水碾,每天的出產全都供給東京城百萬軍民,不可能隨意撤銷,若無替代,京城之中必然生亂。”


雖然方才在殿上沒能即時說服趙頊,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蘇頌的反對,但韓岡並不沒有因此而對蘇頌有所反感。單純就事論事的意見,他還不至於沒那麽個氣度去聽取,但他也絕不認同蘇頌的說法:


“沒有水磨、水碾,可以用風磨、風碾,即便沒有風磨、風碾,也可以用上畜力。這門生意的收入,對於商人絕不算少,想必他們也會趨之若鶩。可在官府來說,一年二十萬貫的營收,則是微不足道。朝廷為了區區二十萬貫,平均每年就要往汴河中多投入差不多五六十萬貫的清淤費用。而若是改以鐵器作坊,雖不說能將清淤費用省下來,至少能把帳目給作平掉。。”


蘇頌瞥眼看了一下韓岡,眼中不掩對這位年輕後生的欣賞,說話、行事都讓人感到舒服,方才在殿上爭執時,也沒有出現此時朝堂爭鋒,不論事,而直接攻擊對方人品的做法。蘇頌為人厚樸,很是欣賞這樣的年輕人。


隻是他也同樣不會就此同意韓岡的觀點:“帳不是這麽算的,民以食為天,將百萬軍民的口中之食轉經商人,其中的情弊想必玉昆比老夫更為熟悉,難道就不怕會重蹈舊日糧商覆轍?”


韓岡不與蘇頌爭了,說服一個權知應天府也沒有意義,無奈的歎了一聲:“還是因為黃河水泥沙太多。放進汴河的水越多,造成的淤積就會越厲害。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使得汴口不能敞開,又何必讓水磨與水碓爭奪地盤。”


汴河在京畿一段的來水,全都靠著黃河來提供。但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沙,汴河又是人工河,水勢平緩,放水進來越多,淤積的泥沙當然會越多。


汴河若要通航,隻要保證六尺水深就足夠了,並不需要多開汴口河閘。但為了驅動水力磨坊,卻要時常開啟,使得汴渠中有足夠的流水。因此造成的大量泥沙淤積,就要耗用更多的人力來清理。從收入上來看,當然是得不償失。


“黃河水清非百年不可見其功,這話可是玉昆你說的,怎麽現在又作無謂之歎?”


蘇頌知道韓岡去年曾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並指出黃河的泥沙多來自於關西,要想解決黃河泥沙,除非能讓關西從此草木豐茂,現在為黃河泥沙歎氣,倒是讓他有些覺得好笑。


韓岡笑了一笑,搖頭不語,與蘇頌做口舌之爭沒什麽意思。


兩人一起沉默的向宮門外走著。走了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