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1/3)

“朝中已經議定,豐州必須即刻奪回。”韓岡說道,“一旦契丹人插手進來,就絕不會再坐視官軍在西京道邊上動刀兵。”


在遼國幹涉進來之前,宋夏之間怎麽打也沒關係,就算占據了銀夏,遼人也隻能承認現實。而等到遼國的皮室軍殺到邊境,再想繼續開展,就是要做好被捅上一刀的準備。雖然契丹人為西夏人出兵的可能性極小,甚至幾乎為零,但朝堂內外都很清楚,天子可不會願意去冒這個風險。


豐州的地理位置不算好,位於古長城的外圍。不論戰國秦漢,又或是後世的明代,長城始終是建在易與守備的戰略要地上。既然是在長城之外,自然在地理和戰略位置上有著不利於守禦的一麵。


其實在韓岡看來,放棄豐州,穩固橫山,進而奪取銀夏。從全局上來看,這個交換十分合算的,就算隻留下羅兀城,都是筆好買賣。但從政治意義上來說,新黨則絕對不會接受。失土之罪,就算拿回更多的土地,也不能功過相抵。橫山要保住,而豐州更是要全力奪回。


“所以朝廷議定的策略,是繼續向北攻擊銀州。隻要控製了銀夏,興慶府要想與豐州聯係上,要麽橫穿地斤澤所在的大漠,要麽沿著黃河繞行,否則就要對占據銀夏的官軍硬碰硬。”


範育撚著胡須,沉吟了一陣,點點頭,“這就是所謂攻其必救,失去了銀夏,就是占了豐州又如何?失了青白鹽池的池鹽,西夏隻憑興靈和沙漠,根本支撐不起國政。眼見銀夏或許有失,西賊就肯定要從豐州撤兵。”


呂大臨一直沉默的看著地圖,這時是第一次開口:“玉昆,西賊攻下豐州,所獲糧秣幾何?”


“西賊攻下了豐州,大大小小的城寨、村落,加起來幾十萬石存糧是沒問題的。”韓岡苦笑了一聲,“所以對西賊來說,以戰養戰最是劃算,隻要能打開一個寨子,就是幾萬兵馬一個月的口糧。”


“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芑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呂大臨搖頭歎道,“西賊所行,已是暗合智將之道了。”


“可天下也隻有大宋富庶,所以契丹、黨項入境時,都能搜刮到大批的糧食財貨。如果反過來……”範育探出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若是官軍侵入銀夏,或是幽燕、雲中,能得到多少糧食補給?”


“中國吃虧就吃虧在這個地方。東南西北的蠻夷虜寇,侵入中國都是為了錢財子女,隻要成功,必然滿載而歸。而反過來,中國大軍南征北戰,則是大減國力。霍去病北征匈奴,封狼居胥,戰馬死了多少?!”


“誰讓九州之內,但凡能夠耕種的膏腴之地差不多都讓漢家占了,身居酷寒之地,瘴癘之所,自家的性命也不值得多看重了。但凡有著足夠的財稅來源,願意再拚命的倒也不多了。”韓岡伸手指了一下遼國燕山以南的一片地,“所以契丹收了歲幣就不再舉兵,因為有南京道在。”再指指西夏的銀夏、興靈兩塊地,“而西賊過去則是年年舉兵,因為他們的土地養不活國中之人。”


“玉昆可是在為強賊作辯?”蘇昞抬頭笑著問道。


韓岡也笑了起來,的確聽起來像是強盜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