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1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1/4)

由旦至暮,崇政殿中宰輔們依然給趙頊一個滿意的結論。


因為收複羅兀城,奪取橫山,雖是種諤的一力主張,但受到了新黨的全力支持。王安石、呂惠卿都對此投了讚成票。到了這個時候,半點也不能退讓。


呂惠卿始終堅持著他的觀點,已經得到的羅兀城不可放棄,而失去的豐州更要將之收複:“豐州城餘糧不多,西賊盤踞城中,是坐吃山空,來年開春必然糧盡。而同樣的道理,河東、河北對麵的遼軍,也不可能一直駐紮在邊境上。等到明年正月,遼主就要起身北上,將捺缽移往鴨子河,設頭魚宴鎮服女真諸部。到時候,就可以一舉收複豐州。”


“難道要放著邕州到開春才去援救?”馮京厲聲質問。


“隻要調動荊南兵將,就能穩住廣西局勢,擊退賊軍。”呂惠卿說道:“等到明年開春,再發遣天兵,吊民伐罪,便可一舉平滅交趾。”


“江東盜賊蜂起,江西也難安穩,潭州守軍如何能輕動?”


這就是為什麽到現在也沒有得出結論的原因。天南地北的困局,現在成了一個死結。


想要解決交趾,就必須調派大軍。想要將調派大軍,必須緩和了北方局勢。這樣才能從陝西、河東、河北騰出手來。否則有遼國、西夏虎視眈眈,趙頊怎麽也不可能從北方調兵離開?京營禁軍,也是要隨時防著契丹鐵騎南下,同樣不可輕動。可是要緩和北方的局勢,就必須在鄜延路上做出退讓。


偏偏這個退讓,王安石、呂惠卿都加以反對,同樣是趙頊最不願意點頭的——就算他點頭,也不能保證契丹、黨項兩家會放棄得寸進尺。一旦退讓,就等於承認了國中的虛怯,兩頭野獸要不乘機咬上來,大宋也不會一百多年一直受到困擾——至於從潭州調軍南下,趙頊也不放心江南的局勢。所以他頭疼得很厲害,到現在也無法下決斷。


所以眼下的情況,現在依然是在僵持著——包括前線和朝堂。


另外還有推薦南征主帥一事——這是自上午的廷議之後,第二樁沒有被確定下來的決議。交趾既然敢兵犯中國,當然得興兵反擊,沒人敢說將這口氣忍下來,待其自退。


盡管可用的兵源還未決定,是緩是急也同樣沒有爭出個結果,但並不妨礙現在商議一下主帥的人選。


天下這麽大,但真正能讓趙頊放心得下、讓他們統領大軍遠征滅國的也就那麽幾人。這幾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