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8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六)(1/4)

沿著左江往南,有多個軍寨,還有一係列的鎮子。古萬、太平、永平,都是在左江江畔或是邊境設立的寨子,陀陵、武黎、羅白,這些都是商旅富集的鎮子,在這一次交趾北侵時,毀壞得最為嚴重。從韓岡派人查驗的回報中,這些軍寨和鎮子,幾乎都化為了白地。


幾座軍寨是邕州南方的緩衝區,是一道道防線,同時也是震懾周邊溪峒蠻部的戰略基點。重新設立寨堡,也是重新恢複大宋在左江兩岸的統治。


韓岡召集左右江三十六溪峒,主要目的是先將邕州南方一直到邊境的寨堡重新修起,同時整備好道路,並對交趾進行試探性的騷擾攻擊,為大軍南下做好準備。


可惜他的命令沒有招來所有溪峒洞主。


回到州衙,韓岡接見了三位遠道而來的溪峒洞主,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便讓吏員帶著他們去安頓下裏,好生招待。


空下來的官廳中,李信走了進來:“二十九家溪峒,總共到了二十七家。其中就算加上泗城州、思恩州還有忽惡峒,也隻有十一家是峒主親領。而沒到的兩個溪峒左州、忠州,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解釋。”


“不是還有十六家小洞主嗎?”韓岡臉上笑著,隻是眼睛裏麵一點笑意都沒有。


李信也冷著臉。這十六家可都算是難得的聰明人,知道這時候貼上來少不了有回報。但他們派不上實際的用場:“那些都不能算數,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家大溪峒。”


的確,雖然城中隻有二十七個有官銜在身的溪峒蠻部,可此外沒被召集的小溪峒則主動到了十六家,不過都是洞主帶了十幾人、七八人過來報到。


左右江地區說是溪峒三十六,但實際上的溪峒大大小小有數百家之多,不過列名於邕州籍簿之上、得受官銜的溪峒洞主,總共是二十九家。這些得朝廷官職的洞主,要麽是把持著戰略要道,要麽就是麾下戶口眾多,皆是有名有姓的大部族。而那些小溪峒,則就是隻有數百戶口,甚至百來戶口的小村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右江來的大多都是洞主親領,而左江就不是這樣,全是托他人代領,借口都還一樣……稱病!”韓岡冷笑連連,左江諸峒的洞主在想什麽他哪能不清楚,“都是怕著被征召起來與交趾死拚,交趾貧瘠,拚死拚活也沒有個賺頭。”


右江是往百色雲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