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8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12)(1/4)

晨鍾響起的時候,夜色剛剛化開。


呂惠卿望著自己的身前,隻有兩人——馮京和王珪,本應站在最前的王安石今天又沒有上朝。


政事堂中的首相,已經有四五天都在假中。是天子特意降詔,以王雱重病,特給王安石假,令其在家中撫視。連著幾日的常朝皆是由馮京在文德殿中押班。


呂惠卿也聽說昨夜宮中連夜發詔之事。擢王雱為天章閣直學士,從天子的心意上是衝喜,可怎麽看都像是追贈,王雱那邊也是辭而不受。


王雱的病情已經拖了好些日子了,從太醫局傳出來的閑言碎語中,呂惠卿本來估摸著差不多也就在這幾天了。不過就在方才,呂惠卿聽說韓岡昨天已經到了京中,但他沒有在群臣中看到韓岡,論理是不應該的,除非有什麽大事讓他請假。


‘……看來下午的時候,要換身衣服去相府了。’呂惠卿這麽想著。


馮京和王珪肯定也能想到,但神色中不見有何異狀。呂惠卿的視線掃去西班。吳充那是不必想,再怎麽說都是親家,若有事必然要遣人知會,他的兒子吳安持也肯定要去王安石的府上。班列中氣氛有些詭異,想必聽到消息的人,都會明白發生了什麽。


作為王安石一直以來的親信,呂惠卿很清楚王雱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也清楚王雱對新法、新學的堅持,是王安石一直堅持將新法推行下來的重要原因。而王雱所處的位置,更是許多時候能說服天子的關鍵,不能輕動——否則他早就應該放外任去了,也不會現在還是朝官最低一級的太子中允。


王雱這一去,可謂是內外皆失。不過影響的並不是新法,而是……


淨鞭聲猝然響起,呂惠卿連忙收起心中的想法,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今天的常朝,天子也是照例不坐。馮京帶著文武百官向文德殿中空無一人的禦榻行過禮,百官們便各自散去,而一幹重臣則是往崇政殿行去。


崇政殿後殿中,趙頊已經等著很久了,低頭看著剛剛送來的一份急報,沉思不語。


王雱做了幾年的崇政殿說書,之後又是直講,一直都是天子近臣,時常跟隨在身邊,也是趙頊很欣賞的年輕臣子,想不到就這麽去了。


趙頊歎了一口氣,人的壽數真是說不準。王雱一時英傑,才學過人,就隻有三十三歲,再往前,一些名動天下的才子,如楊億、蘇易簡,也都三四十而已。


說來自己也快三十了,身體一向不算好,趙頊抬頭看著殿頂承塵上斑駁的紅漆,也不知還能在這座殿中坐上幾年。而且做皇帝從來命都不長,前數幾代,趙家都沒有出過一個過六十的天子,趙頊也不指望自己當真能千萬歲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