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8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16)(1/4)

【周日有事要外出,晚上的一更大概會到淩晨。還請各位書友見諒。】


韓岡的聲音漸漸在梁柱間消沒不見。


沒人能想到韓岡隻是為了從關西調兵,就要將更戍法提上台麵。


所謂更戍,就是禁軍逐年更換駐軍的地點,一般都是從京城至邊州輪戍。這是太祖皇帝趙匡胤定下來的規矩。


五代之時,節度使執掌地方軍政大權,大股小股的軍隊各自占據一塊地盤,收取稅賦供養自己。財權自有,當然也就可以不聽朝堂的命令。有鑒於此,趙匡胤做出來的應對就是兩個方法,一個是將不私軍,另一個就是更戍。讓將領與軍隊脫離關係,同時讓軍隊與地方再無瓜葛。


自此之後,天下再不複五代時的混亂。隻是隨著承平的時間越來越長,兩條祖宗之法的帶來的負麵效果也越來越大。


將不私軍,讓領軍的將領放在如何為自己找一個好職位,而不是努力訓練士卒。


更戍法則隨著禁軍數量的急劇膨脹,讓國家財力無法再支撐下去,逐漸的,以駐泊、就食為名目的禁軍就越來越多。到了如今,早就不複實行多年——就算一直喊著複祖宗之法的舊黨,也不見幾人要恢複更戍法。


“若行更戍,錢糧哪裏來,更戍禁軍一年就有半年在路上。又有多少時間在邊州營寨中守禦?”吳充質問著。


“沒說要全部輪戍,在河北四路中,各選一將或兩將出來。京營之中,也選取萬五到兩萬上下的兵員,去陝西戍守兩年。這樣的調動,錢糧消耗並不大,又可以為京營、河北訓練出可堪一戰的軍力。”


韓岡對趙頊道,“臣之前亦曾建言,將軍中因戰事而傷殘的將校士卒集結起來,用來整訓士卒。一部在關西以戰代練,一部則留在駐地,由老卒教之以戰,雙管齊下,數年之間便能在河北和京營中,為陛下訓練出一批能克敵製勝的精兵強將來。”


趙頊輕輕點頭,就算更戍法短時間內不可能複行於世,韓岡給出的變通之法,卻是可以快速推行。


如果僅僅是西軍一家強勢,做皇帝的哪會不擔心?肯定要摻水摻沙子。現在韓岡把話撂下來了,趙頊當然想讓自己的幾十萬禁軍都變成如同西軍一般的虎狼之師——他還打算光複靈夏、收複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